問題詳情

二、19 世紀末(1880-1890 年代),歐洲藝文界出現了「世紀末」(Fin de siècle)的思潮,認為當代世界及文化已嚴重衰退,亟須澈底的革新。請問此種概念發生的時代背景為何?世紀末思潮在文藝作品及人生觀上表現出何種特徵?(25 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58621
統計:A(2),B(154),C(25),D(22),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選出與其他相異的選項

用户評論

【用戶】Wilson Hsu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本文??

【用戶】王韋傑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孔子謂顏回曰:「回,來!家貧居卑,胡不仕乎?」顏回對曰:「不願仕。回有郭外之田五十畝,足以給飦粥;郭內之田十畝,足以為絲麻;鼓琴足以自娛;所學夫子之道者足以自樂也。回不願仕。」孔子愀然變容曰:「善哉回之意!丘聞之,『知足者不以利自累也,審自得者失之而不懼,行修於內者無位而不怍。』丘誦之久矣,今於回而後見之,是丘之得也。」 ──《莊子.讓王》

【用戶】Ida Lan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孔子對顏回說:「顏回,你過來!你家境貧寒居處卑微,為什麼不外出做官呢?」顏回回答說:「我無心做官,城郭之外我有五十畝地,足以供給我食糧;城郭之內我有四十畝地,足夠用來種麻養蠶;撥動琴弦足以使我歡娛,學習先生所教給的道理足以使我快樂。因此我不願做官。」孔子聽了深受感動改變面容說:「實在好啊,顏回的心願!我聽說:『知道滿足的人不會因為利祿而使自己受到拘累,真正安閒自得的人明知失去了什麼也不會畏縮焦慮,注意內心修養的人沒有什麼官職也不會因此慚愧。』我吟詠這樣的話已經很久很久了,如今在你身上才算真正看到了它,這也是我的一點收穫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