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5.「不遇盤根錯節,何以別利器乎?」(《後漢書•虞詡列傳》)意指:
(A)利害關頭,方顯志節
(B)事情艱鉅,方顯才幹
(C)不辨本末,不足成事
(D)不經磨鍊,不見鋒利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75
統計:A(76),B(851),C(45),D(428),E(2)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盤根錯節」的原義是樹根盤屈,枝節交錯;也可用來比喻事情複雜,不易分解。東漢虞詡因曾得罪大將軍鄧,鄧一直等待時機想要報復。不久朝歌一帶發生暴亂,鄧故意陷害虞詡,讓他被派到朝歌當縣長。虞詡的親友都來慰問他,虞詡反而笑著說:「有操守的臣子,遇到難辦的事不會逃避;就像砍樹時,如果沒有遇到長得盤根錯節的樹木,又怎能顯出斧頭的鋒利呢?這正是我立功的好時機,我很奇怪諸位因此來慰問我。」果然虞詡上任後,一舉平定了朝歌的動亂。後來「盤根錯節」演變為成語,就用來比喻事情複雜,不易分解。

【用戶】Tiff Zeng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如果沒有遇到長得盤根錯節的樹木,又怎能顯出斧頭的鋒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