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9.行為治療中常見的系統減敏感法,是依據下列哪一個理論所發展出來的?
(A)社會學習理論
(B)古典制約
(C)操作制約
(D)精神分析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79499
統計:A(41),B(995),C(641),D(40),E(0)

用户評論

【用戶】Zih Yun Chen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系統減敏感法之意涵系統減敏感法是行為學派的治療技術之一。此技術是基於古典制約理論發展出來。行為學派認為焦慮是個體被制約的產物,因此使用反向的替代活動,可以降低個體的內在焦慮。此技術用來治療焦慮相關疾患很有效率,特別是恐慌症。在實施系統減敏感法之前,治療師要先與個案晤談,以瞭解焦慮的確實情況,蒐集相關資料。晤談時也可以搭配問卷,來調查引起焦慮情境的其他資料。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Detail/?title=%E7%B3%BB%E7%B5%B1%E6%B8%9B%E6%95%8F%E6%84%9F%E6%B3%95_%EF%BC%88systematic_desensitization%EF%BC%89

【用戶】educationist6

【年級】

【評論內容】「系統減敏法」:1.「系統減敏法」係由古典制約原理發展出來,是由Wolpe 所倡導。2.基本假設:焦慮反應是學習而來,是制約後的產物,可以藉著相反的替代活動來消除,即反制約作用。nnnnnn3.「系統減敏法」係指先令當事人產生焦慮刺激,而後訓練其作肌肉鬆弛運動,如此將刺激重覆與鬆弛狀態配對出現,直到這些刺激與焦慮反應之間的連結消除,此法乃以鬆弛狀態來體驗引起焦慮的情境,經系統作處理後而消除。參考教育圓夢網資料~

【用戶】小馬王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我想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一直SR、RS的想不過這題換個角度來想:古典制約是屬於刺激類化操作制約是屬於刺激辨別系統減敏可以在模擬的情境中讓SR的連結變弱而套用在現實環境中也同樣將模擬環境的經驗類化過去因此是古典制約其中讓SR連結變弱即是所謂反制約,很常見的題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