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書》教也;□□□□, 《樂》教也;□□□□,《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春秋》教也。」(《禮記.經 解》)上文「□□□□」依序應填入?
(A)疏通知遠、廣博易良、絜淨精微、屬辭比事
(B)疏通知遠、屬辭比事、絜淨精微、廣博易良
(C)屬辭比事、絜淨精微、疏通知遠、廣博易良
(D)廣博易良、疏通知遠、絜淨精微、屬辭比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49824
統計:A(511),B(189),C(125),D(11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

用户評論

【用戶】黃俐菱

【年級】小三上

【評論內容】孔子曰:入其國,其教可知也。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詩教也;疏通知遠,書教也;廣博易良,樂教也;絜靜精微,易教也;恭儉莊敬,禮教也;屬辭比事,春秋教也。故詩之失,愚;書之失,誣;樂之失,奢;易之失,賊;禮之失,煩;春秋之失,亂。其為人也,溫柔敦厚而不愚,則深於詩者也。疏通知遠而不誣,則深於書者也。廣博易良而不奢,則深於樂者也。絜靜精微而不賊,則深於易者也。恭儉莊敬而不煩,則深於禮者也。屬辭比事而不亂,則深於春秋者也。 【譯文】   孔子說:到了一個國家,可以看出那裡教化施行的情況。如果人們的為人溫柔厚道,就是施行《詩》教的結果;如果人們通達事理並了解古代歷史,就是施行《書》的結果;如果人們知識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