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下列與歷史人物相關的成語配對,何者不正確?
(A)韋編三絕:墨子
(B)行不由徑:澹臺滅明
(C)喪家之狗:孔子
(D)七步成詩:曹植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24215
統計:A(646),B(25),C(168),D(53),E(0)

用户評論

【用戶】ema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韋編三絕:孔子

【用戶】Ya Ching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行不由徑:走路不走捷徑。比喻行事光明正大,不投機取巧。《論語.雍也》:「有澹臺滅明者,行不由徑,非公事,未嘗至於偃之室也。」《史記.卷六一.伯夷傳》:「或擇地而蹈之,時然後出言,行不由徑,非公正不發憤,而遇禍災者,不可勝數也。」參考資料:http://dict.revised.moe.edu.tw/cgi-bin/cbdic/gsweb.cgi?ccd=3jyC3E&o=e0&sec1=1&op=sid=%22Z00000110731%22.&v=-2

【用戶】Yu-Yan Chang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韋編三絕:舊時用以韋(熟皮)串聯竹簡成冊,本指孔子勤讀《易經》致使編聯竹簡的皮繩多次脫斷。典出《史記.卷四七.孔子世家》。△喪家之狗:喪事人家的狗,因主人悲傷哀慟,故乏餵養照顧而不得意/可憐樣。 古代,「狗」與「犬」的差別比現在大。《爾雅·釋畜》中說:「未成豪,狗。」"未成豪"就是沒有長出剛毛,沒長出剛毛的就是小狗崽子。《史記·孔子世家》:「孔子適鄭,與弟子相失,孔子獨立郭東門。鄭人或謂子貢曰:『東門有人,其顙似堯,其項類皋陶,其肩類子產,然自要(腰)以下不及禹三寸。累累若喪家之狗。』子貢以實告孔子。孔子欣然笑曰:『形狀,末也。而謂似喪家之狗,然哉!然哉!』」→孔子:這人形容得真好...

【用戶】我要當老師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A)韋編三絕:墨子 → 孔子(B)行不由徑:澹臺滅明(C)喪家之狗:孔子 (D)七步成詩:曹植行不由徑:澹臺滅明澹臺滅明(前512年-?,根據《孔子家語》為前502年出生),複姓澹臺,名滅明,字子羽,魯國武城(今山東平邑縣,也有說武城縣)人。是孔子的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因相貌醜陋,孔子一度認為其才識淺薄。但他從師學習後,致力於修身實踐,處事光明正大,令孔子改觀。後來他遊歷於江淮之間,才能顯著,各地都傳誦他的名字。於是在今日的南昌講學,弟子大約有300人。孔子聽說後,認為自己「以貌取人,失之子羽」。在今日,南昌仍然每年有紀念他的儀式。澹臺滅明曾經在武城宰子游身邊擔任幕僚,子游(言偃)向孔子稱讚澹臺滅明「行不由徑,非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