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5.甲:《原鄉人》、《貧賤夫妻》、《笠山農場》乙:《一桿稱仔》、《前進》丙:《狂人日記》、《阿Q正傳》丁:《莎喲娜拉•再見》、《魚》、《鑼》上列作品,依序為何人所作?
(A)鍾理和/賴和/魯迅/黃春明
(B)黃春明/賴和/老捨/洪醒夫
(C)鍾肇政/楊逵/魯迅/黃春明
(D)洪醒夫/楊逵/老捨/鍾理和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70274
統計:A(2348),B(65),C(249),D(35),E(1)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魯迅與我七十年、鍾肇政、白話文運動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周樹人(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筆名魯迅,是20世紀中國重要的作家,新文化運動的領導人、左翼文化運動的支持者。魯迅的作品包括短篇小說、評論、散文、翻譯作品,對於五四運動以後的中國文學產生了深刻的影響。魯迅以小說創作起家。1918年在《新青年》雜誌發表的《狂人日記》是中國現代白話小說的開山之作,影響深遠。其後,魯迅連續發表多篇短篇小說,後來編入《吶喊》、《彷徨》兩個短篇小說集,分別於1923年和1926年出版。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魯迅逐漸放棄了計劃中的長篇小說創作,轉向雜文寫作。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黃春明(1935年2月13日-),生於台灣宜蘭縣羅東鎮「浮崙仔」,為台灣當代重要的文學作家。黃春明創作多元,以小說為主,其它還有散文、詩、兒童文學、戲劇、撕畫、油畫等創作,其作品曾被翻譯為日、韓、英、法、德語等多國語言。小說《鑼》於1999年入選「臺灣文學經典三十」小說類,並曾獲吳三連文藝獎、國家文藝獎、中國時報文學獎。1993年黃春明回到家鄉宜蘭,創立吉祥巷工作室,搶救日漸流失的本土文化,從事鄉土語言教材編寫、田野採訪記錄、編導創新歌仔戲…等工作,其堅信桃花源不必尋,桃花源就是我們現在雙腳所踩踏的土地。黃春明亦致力於兒童繪本、兒童戲劇的創作,1993年出版5本撕畫童話,1994年創立黃大魚兒童劇團,巡迴全台各地,演出多部寓教於樂的兒童劇。2005年創辦宜蘭人的文學雜誌《九彎十八拐》雙月刊。

【用戶】Johnny Chiang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鍾理和生平出生於台灣日治時期阿緱廳港西中里大路關庄新大路關(今屏東縣高樹鄉廣興村,傳統的六堆之一)。1928年畢業於鹽埔公學校。有一同父異母兄長為鍾浩東(原名鍾和鳴,鍾理和在其作品中皆以和鳴稱呼其二哥)。鍾理和曾於1930年接受私塾漢文教育,1932年隨父遷居高雄州旗山郡美濃庄(今高雄市美濃區),經營笠山農場。後認識鍾台妹女士[1],1938年因與鍾台妹同姓結婚受阻,遂隻身前往當時為滿州國所轄的瀋陽,進入滿洲自動車學校。1940年妻子前往滿洲,並且於瀋陽生下長子鍾鐵民。1941年遷居北平專事寫作。1946年返台應聘內埔初中任教,後因肺疾惡化去職,返美濃定居,病中重訂書稿不輟。1954年,次子鍾立民病死。1956年,以長篇小說〈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