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1. 「不憤不啟,不悱不發。」「不憤不啟」意謂
(A)不發憤圖強,則不予開導
(B)不是心求通而未得,則不予開導
(C)不是到了想說出來而不能表達時,是不會去啟發他
(D)不是勤學不輟的人,不會去引導他。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48387
統計:A(17),B(3),C(7),D(4),E(0)

用户評論

【用戶】Godwithgigico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第七》)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瞭解而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表達意見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它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憤:心中想瞭解卻有困難。。(2)悱 ㄈㄟˇ :n 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3)隅:角落。(4)復:意思指不會再繼續教導。http://www.epochtimes.com/b5/9/2/24/n2441028.htm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論語·述而第七》)這一題b 。比a接近。答案該是b。看後面的,舉一反三,也知道這句在說強調 要有心 去思考。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就是要有心思考,且要思考出來了,還要舉一反三。這算是基本正常的思路模式,如果這句不是天外飛來一筆的話,這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會是在說同一件相關的事。因此是不是心求通而未得,則不予開導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9/2/24/n2441028.htm(A)不發憤圖強,則不予開導發憤圖強: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造句:處逆境時,越要發憤圖強,才能超越逆境。a==不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則不予開導不可能是a。

【用戶】Godwithgigico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子曰:「不憤不啟,不悱不發。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論語·述而第七》)孔子說:「教導學生,不到他想瞭解而不得其解的時候,不去開導他;不到他想表達意見卻說不出來的時候,不去啟發他。教給他一個方面的東西,他卻不能由此而推知其它三個方面的東西,那就不再教他了。」                                                                                     (1)憤:心中想瞭解卻有困難。。(2)悱 ㄈㄟˇ :n 心裡有意見想表露卻說不出來的樣子。(3)隅:角落。(4)復:意思指不會再繼續教導。http://www.epochtimes.com/b5/9/2/24/n2441028.htm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子曰:「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論語·述而第七》)這一題b 。比a接近。答案該是b。看後面的,舉一反三,也知道這句在說強調 要有心 去思考。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就是要有心思考,且要思考出來了,還要舉一反三。這算是基本正常的思路模式,如果這句不是天外飛來一筆的話,這不憤(1)不啟,不悱(2)不發。舉一隅(3)不以三隅反,則不復(4)也。」會是在說同一件相關的事。因此是不是心求通而未得,則不予開導資料來源:http://www.epochtimes.com/b5/9/2/24/n2441028.htm(A)不發憤圖強,則不予開導發憤圖強: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造句:處逆境時,越要發憤圖強,才能超越逆境。a==不下定決心,努力謀求強盛則不予開導不可能是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