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美酒步兵廚,古人嘗宦遊。」(權德輿<寄臨海郡崔穉璋>)詩中的「步兵」是關於曹操的典故。
(B)「一罷<廣陵散>,鳴琴更不開。」(李白<自溧水道哭王炎>)詩中的<廣陵散>是關於嵇康的典故。
(C)「抱琴時弄月,取意任無弦。」(李白<贈崔秋浦>)此是關於陶淵明的典故。
(D)「飽霜孤竹聲偏切,帶火焦桐韻本悲。」(劉禹錫<答楊八敬之絕句>)此是關於蔡邕的典故。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92593
統計:A(530),B(104),C(380),D(108),E(0)

用户評論

【用戶】張昀修

【年級】國一下

【評論內容】中國歷史上有許多名琴,漢末的音樂家蔡邕有張琴叫做 “焦尾琴”就是其中之一了。有一天,蔡邕出外散步,看到一個鄉下人正在燒柴煮飯,熊熊柴火中傳出陣陣香氣,並有畢畢剝剝清脆的聲音響起。蔡邕一見,不管三七二十一急忙一手就伸進火堆裡,很快的抽出一截已著火的木頭,迅速的將上面的火焰撲滅。這個奇怪的舉動,讓那個煮飯的鄉下人又驚又氣的大叫: 你幹嘛搶我的木頭?你存心搗蛋是不是? 蔡邕趕緊向鄉下人賠罪解釋。原來,蔡邕從木頭的香氣及燃燒時發出的聲音,斷定這是一截製琴的好木頭,所以才會急急出手拯救,他並且願意出高價買這截木頭。農夫聽了蔡邕的解釋,不再生氣,並且將木頭送給蔡邕。蔡邕於是用這截尾端燒焦了的木頭,做了一張琴聲悠美的 “焦尾琴”。

【用戶】Howard 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三國時代,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因得罪當時魏國的權臣大將軍司馬昭的寵臣鍾會,而被蒙冤處死,臨行刑前曾彈奏此曲,並於曲終感嘆說:「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但事實上,廣陵散是早在東漢時就已經流行的樂曲,很多人可彈奏,並未絕矣。而《太平廣記》三百十七引《靈鬼志》中,甚至提及嵇康由鬼神授〈廣陵散〉一曲。元代宰相耶律楚材是遼國人,但熱愛漢族的文化,擅長彈琴作詩,曾作一首長詩描述《廣陵散》如何激盪人心。

【用戶】simonlinhhh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A喝酒喝到軟(阮)腳D蔡焦阿→菜鳥

【用戶】定心堅持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陶淵明一生最愛琴 為啥專彈無弦琴?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news.xinhuanet.com/xhfk/2012-07/09/c_123386582.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