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老師問:「小明比小華高、小華比小美高,那小明跟小美誰比較高?」小誠回答:「小明比較高。」依據皮亞傑(J. Piaget)理論,下列何者最能說明小誠的推論能力?
(A)遞移性(transitivity)
(B)去中心化(decentration)
(C)雙重編碼(dual encoding)
(D)水平差距(horizontal décalage)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817874
統計:A(2654),B(232),C(176),D(183),E(0)

用户評論

【用戶】張佳家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Piaget認為,年齡是影響兒童建構推論關係的重要因素。兒童在處理三種量的遞移推論時,須對各個命題條件作處理,例如:要同時理解「A大於B」與「B大於C」,再統整兩個比較關係,才能作出次序性排列,此種遞移推論能力,兒童約六~七歲才發展出來,因為年幼的兒童由於短期記憶(Short-term memory)的認知處理量尚未充分發展,尚無法做此種推論;而認知處理能力的發展,與年齡有關,隨著年齡增長,兒童對關係結構的認知會愈精進,越會運用所認知的關係進行類比對應。一般來說,三~四歲的兒童可以對兩個物體的量作大小的單一比較,但是很難將兩兩比較的關係做統整與對應(Halford, 1993)。Markaits, Dumas和Malfait(1995)曾使用積木,讓不同年齡的兒童作「A大於B大於C」的關係推論,結果發現,四歲兒童作此種遞移推論較困難;但是六歲兒童則大部分可以完成推論,八歲的兒童更能成功地解題。由此可見,遞移推論的能力,有它發展上的因素。http://www.kimy.com.tw/

【用戶】張佳家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6 根據作業表現,小學一年級的小英具有質量的保留(conservation)概念,但是沒有體積的保留概念,皮 亞傑(Piaget)稱此現象為何? (A)心智序列(mental seriation) (B)水平差距(horizontal décalage) (C)遞移性(transitivity) (D)表象/真實區辨(appearance/reality distinction)諮商的心理學基礎(原人類行為與發展)- 104 年 - 第一次 諮商的心理學基礎#19400答案:B[編輯]難度:困難統計: A(21),B(73),C(24),D(40),E(0) #733873個人分析: 尚未作答書單:沒有書單,新增標籤:Piaget、 、為、.. 編輯1F吳明陽 小三上 (2015/03/05 20:24):1人 PIAGET說平行差略(又叫水平差略)為什麼會發生,是因看起來相似,其實是...

【用戶】張佳家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認知理論-雙碼理論 (Dual Coding Theory)Paivio在研究名詞( Noun )的記憶能力表現中發現,具有形體的名詞較抽象名詞更容易喚起記憶。這項發現在後續的研究中更逐漸證實人類的認知能力包括「語文」及「圖像」兩部分,因而發展出目前正廣泛應用的雙碼理論 (Dual Coding Theory)。他以為,人類的認知系統應包含「語文」及「非語文」這兩個次系統,這兩個次系統各自獨立運作處理,但又彼此互補,以發展認知記憶的功能。雙重編碼模式 資料來源:Pavio (1986)http://entangle-jack.blogspot.tw/2006/09/dual-coding-theory.htmlhttp://entangle-jack.blogspot.tw/Paivio的雙重編碼模式如圖所示。「語文」及「圖像」這兩個次系統彼此各自接受來自感官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