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8-40為題組】  中國的俠,或者是中國的俠義也是基於在一個共享、共有的背景、價值觀,以及思想傳統而形成的。在春秋戰國養士、用士之風盛行的催化下,成就了刺客這類人物的出現。刺客注重的是感情,強調有恩必報,都有政治意圖,不見得有固守的原則和遵循的理念,卻肯為了伯樂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例如士為知己者死的豫讓,用心不二;或如聶政割臉皮、挖眼睛,避免連累嚴仲子等,他們沒有獨立的地位,常依附於權貴門下,成為專為恩主行刺之人,也因此,所作所為驚天動地。相對地,游俠則居無定所,不蓄私財,以「行俠仗義」為己任。浪跡天涯,路見不平即拔刀相助,多為鋤強扶弱、劫富濟貧之輩。他們不論是依附權貴或是獨立行走江湖,皆可依照自己的原則和理念行事,雖不免遭人非議,但仍用自己的方式實現理想。俠的人格特質,第一個是言必信,行必果,已諾必誠,不愛其軀,不矜其能,羞伐其德。在最深刻的動機上,俠沒有儒家進取俗世的精神,不論在表現上如何仗義守信、濟弱扶傾,俠的根本信仰和他的身世、行腳一樣,都有一點飄忽、有一點萍蹤不定;是以他不能等同於救苦救難的英雄,不能有神通、不能有法力,他最卓越的神通法力應該是遠離人群、遠離功名、遠離世俗的洞見。( 節錄自張大春《效忠與任俠 ── 七俠五義》)
【題組】 38. 依據上文,春秋戰國時期刺客人物的出現,主要原因為何?
(A)伯樂之死
(B)養士、用士之風盛行
(C)清談風氣
(D) 原則和理念的崩解。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11881
統計:A(12),B(82),C(2),D(4),E(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