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1、下列有關3-5歲幼兒攻擊行為的敘述,何者正確?
(A)身體的攻擊減少,語言的攻擊增加
(B)身體的攻擊增加,語言的攻擊減少
(C)身體的攻擊減少,語言的攻擊減少
(D)身體的攻擊增加,語言的攻擊增加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636872
統計:A(114),B(26),C(5),D(18),E(0)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攻擊行為的發展(一)  0~2歲:少互動,可能有爭奪玩具的行為,但無攻擊概念。(二)  2~3歲:以工具式攻擊為主,表現出身體的攻擊,尤其四歲達顛峰。(三)  4、5歲後:以敵意攻擊為主,表現出言語的攻擊。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攻擊的方式 (一) 直接攻擊:對欲攻擊的對象予以直接侵害,例如:身體攻擊、言語攻擊、物品攻擊、破壞行為,直接的就是對引發挫折的人、事、物、做出直接的攻擊,例如:自動售貨機吃進了錢幣,但是沒有掉出飲料來,購物者此憤怒地敲擊它,這就是直接的攻擊。 (二) 間接攻擊:攻擊別人,透過仲介來宣洩自己的情緒。指個體原本無意直接,但卻藉由其他人事物來表達個體對他人之攻擊行為或意圖,就是找尋一些代罪的羔羊,用來洩憤,例如,母親不讓小明看電視,小明就大力踢桌椅;小祥因為考試考不好,在回家的路上,踢打路旁的垃圾桶以洩憤,這些都是代罪式的間接的攻擊。或說某人的笑話來取悅大家。 (三) 替代式攻擊:以攻擊他人或破壞物體來替代攻擊原來的對象,也可以說是攻擊第三者或無機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