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7. 有關形成性評量與診斷性評量的敘述,何者是不正確?
(A)兩者都是在教學過程中所使用的評量方法
(B)形成性評量通常用來作為安置學生或分班教學的依據
(C)形成性評量的題目難度是依教學進度與內容來決定
(D)診斷性評量主要是想瞭解學生的學習錯誤類型或原因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807339
統計:A(10),B(88),C(7),D(4),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佩萱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0.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開學之初,難度適中,主要功能編班或分組。涵蓋較廣的內容抽樣1.預備性評量(readiness evaluation) :教學實施前,了解"起點行為"(key word) 難度0.65以上,計分採標準參照2. 診斷性評量旨在發掘、鑑定學生的學習困難或教師教學缺失,以提供調整教學方式之參考。在教學過程中發問、隨堂或平時測驗即屬此類評量。3. 形成性評量在教學過程中,驗證教師的教學情形與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隨時隨地利用可能回饋方式了解學生學習進步情形或困難所在,做為實施補救教學依據。目前各校舉行之平時考試、隨堂考、單元測驗等即屬此類評量。4. 總結性評量在教學後以定期考試或測驗的方式來考察教師的教學成果與學生的學習成就,其目的在於確定教學目標是否已達成。目前各校舉行之期考即屬此類評量。

【用戶】annie651120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B選項為安置性評量

【用戶】陳佩萱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0.安置性評量(Placement Assessment):開學之初,難度適中,主要功能編班或分組。涵蓋較廣的內容抽樣1.預備性評量(readiness evaluation) :教學實施前,了解"起點行為"(key word) 難度0.65以上,計分採標準參照2. 診斷性評量旨在發掘、鑑定學生的學習困難或教師教學缺失,以提供調整教學方式之參考。在教學過程中發問、隨堂或平時測驗即屬此類評量。3. 形成性評量在教學過程中,驗證教師的教學情形與觀察學生的學習表現,隨時隨地利用可能回饋方式了解學生學習進步情形或困難所在,做為實施補救教學依據。目前各校舉行之平時考試、隨堂考、單元測驗等即屬此類評量。4. 總結性評量在教學後以定期考試或測驗的方式來考察教師的教學成果與學生的學習成就,其目的在於確定教學目標是否已達成。目前各校舉行之期考即屬此類評量。

【用戶】annie651120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B選項為安置性評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