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各文句中的「所以」,與「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的「所以」意義相同的是:
(A)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諸葛亮<出師表>)
(B)故威與惠者,所以裁節天下強弱之勢也(蘇洵<審勢>)
(C)因八股文章做得不通,所以學也未曾進得一個(劉鶚《老殘遊記》)
(D)觀夫高祖之所以勝,而項籍之所以敗者,在能忍與不能忍之間而已矣(蘇軾<留侯論>)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74445
統計:A(204),B(1185),C(126),D(6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解釋、歌詠的對象、提起再審事由

用户評論

【用戶】Michael Ch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此先漢「所以」興隆也:指用來。(A)何以、為何(B)用來;語譯:所以施加威與施恩給百姓,是用來平衡天下強弱局面的方式。(C)因此、因而(D)何以、為何

【用戶】Michael Ch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 = 靠我眼殘看錯,所以打錯…我的錯…附上正確的…題目語譯:老師是「用來」傳習條己治人的學術思想,講授學業、知識,解答道業上疑惑的人。這裡的「所以」是指「用來」。(A)何以、為何 (B)用來;語譯:所以施加威與施恩給百姓,是用來平衡天下強弱局面的方式。(C)因此、因而(D)何以、為何

【用戶】Michael Ch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題目語譯:老師是「用來」傳習條己治人的學術思想,講授學業、知識,解答道業上疑惑的人。這裡的「所以」是指「用來」。(A)何以、為何 (B)用來;語譯:所以施加威與施恩給百姓,是用來平衡天下強弱局面的方式。(C)因此、因而(D)何以、為何

【用戶】Puyl Ie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題: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