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閱讀下文,回答第6、7題:政之所興,在順民心;政之所廢,在逆民心。民惡憂勞,我佚樂之;民惡貧賤,我富貴之;民惡危墜,我存安之;民惡絕滅,我生育之。能佚樂之,則民為之憂勞;能富貴之,則民為之貧賤;能存安之,則民為之危墜;能生育之,則民為之滅絕。故刑罰不足以畏其意,殺戮不足以服其心。故刑罰繁而意不恐,則令不行矣;殺戮眾而心不服,則上位危矣。故從其四欲,則遠者自親;行其四惡,則近者叛之。故知予之為取者,政之寶也。(《管子.牧民》)
【題組】根據本文敘述,下列選項那一個不正確?
(A)欲使人民為國家擔憂分勞,須先讓他們安逸快樂
(B)欲使人民為國家忍受貧賤,須先讓他們富裕尊貴
(C)欲使人民為國家冒險犯難,須先讓他們意志堅強
(D)欲使人民為國家犧牲生命,須先讓他們繁衍子孫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424242
統計:A(22),B(19),C(70),D(35),E(0)

用户評論

【用戶】Eason Lee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政令所以能推行,在于順應民心;政令所以廢弛,在于違背民心。人民怕憂勞,我便使他安樂;人民怕貧賤,我便使他富貴;人民怕危難,我便使他安定;人民怕滅絕,我便使他生育繁息。因爲我能使人民安樂,他們就可以爲我承受憂勞;我能使人民富貴,他們就可以爲我忍受貧賤;我能使人民安定,他們就可以爲我承擔危難;我能使人民生育繁息,他們也就不惜爲我而犧牲了。單靠刑罰不足以使人民真正害伯,僅憑殺戮不足以使人民心悅誠服。刑罰繁重而人心不懼,法令就無法推行了;殺戮多行而人心不服,爲君者的地位就危險了。因此,滿足上述四種人民的願望,疏遠的自會親近;強行上述四種人民厭惡的事情,親近的也會叛離。由此可知,“予之于民就是取之于民” 這個原則,是治國的法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