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關於十三經的敘述,下列何者有誤?
(A)《尚書》是最早的史書
(B)《詩經》非一時一人之作
(C)今之《禮記》乃是戴德所選,計有四十九篇,是為小戴記
(D)《孟子》本非經書,在《漢書》及《隋書》中均著錄在「子部——儒家類」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06747
書單:關於禮記、禮記、十三經

用户評論

【用戶】【站僕】摩檸Morning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禮記分為兩種:1.內容八十五篇的大戴〈戴德〉禮記2.內容四十九篇的小戴〈戴聖〉禮記,前者內容有部分已經亡佚了,僅存四十篇,而小戴禮記雖然只有四十九篇,可是卻悉數保存,沒有散佚,因此,後世治禮記的學者,大多以小戴禮記為主。所以C是錯的,應為戴聖!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孟子》為記述孟子思想的著作。此書的來歷有各種不同的說法,司馬遷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1],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參與;趙歧、朱熹、焦循等人認為是孟子自著;韓愈、蘇轍、晁公武等人認為是其弟子萬章、公孫丑等人追記,但目前學術界較採用司馬遷等人的說法。完成於戰國中後期。該書翔實地記載了孟子的思想、言論和事迹。注本主要有東漢人趙岐的《孟子章句》、南宋朱熹的《孟子集注》、清朝人焦循的《孟子正義》等。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孟子》一書為語錄體,以答問方式展開,主要論證方法為駁論。其學說出發點為性善論,提出「仁政」、「王道」,主張德治。據《史記》記載,《孟子》一書共七篇,分別為〈梁惠王〉、〈公孫丑〉、〈滕文公〉、〈離婁〉、〈萬章〉、〈告子〉、〈盡心〉,篇名取自各章開頭的幾個字,沒有特別的含意。東漢趙岐在《孟子章句》中,又將每一篇分為上下兩卷,全書共七篇十四卷。

【用戶】馬自達

【年級】小六上

【評論內容】《孟子》一書的地位一開始並沒有很高,《漢書》「藝文志」僅僅把《孟子》放在諸子略中,視為「子書」。漢文帝把《論語》、《孝經》、《孟子》、《爾雅》各置博士,叫作「傳記博士」。到五代十國的後蜀時,後蜀主孟昶命令人楷書十一經刻石,盡依太和舊本,歷時八年才刻成。其中包括了《孟子》,這可能是《孟子》列入「經書」的開始。後來宋太宗又翻刻了這十一經。到南宋的孝宗時,朱熹將《孟子》與《論語》、《大學》、《中庸》合在一起稱「四書」,以孟子為孔子道統傳人,並成為「十三經」之一,《孟子》的地位才被推到了高峰。在明代與清代時四書被列為官方取士的教科書,《孟子》也成了讀書人必讀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