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3、選出以下有關樂府(及樂府詩)正確的敘述
(A)樂府本為官署名,漢光武帝時設立
(B)樂府之官負責採集遺文軼事
(C)經樂府採集之詩稱為漢賦
(D)後來凡是可以入樂或是仿製不入樂的詩歌,都稱為樂府詩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89395
書單:樂府詩的「特色」、詞和曲不同之處 、樂府詩的形式特色

用户評論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賦是漢朝流行的主要文學體裁,由《楚辭》發展而來,吸收了荀子《賦篇》的體製,外加縱橫家的誇張手法,形成一種兼有詩歌與散文特徵的文學形式。有大賦與小賦之分,大賦多寫宮廷生活,小賦富於抒情描寫。 辭藻華麗,筆勢誇張,好堆砌冷僻之字,表面富麗 而艱深難讀,是漢賦特色。

【用戶】馬自達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魏晉時期的賦 時序進入魏、晉,賦延續張衡以後的短小篇幅,題材擴大了,也更富有抒情的成分。代表性作品是曹植的《洛神賦》、王粲的《登樓賦》。西晉時,陸機的《文賦》,是中國文學批評的重要著作,而左思的《三都賦》,一出現即造成了「洛陽紙貴」的效應。向秀的《思舊賦》為悼嵇康而作,深切而感人。到了東晉,陶淵明著名的《歸去來辭》是辭賦中的名篇,沒有半點雕琢、鋪陳的習氣,真實地描繪了脫離黑暗現實、回歸自然懷抱的喜悅心境。南北朝時期的駢賦 魏晉以來,文學上駢儷風氣日盛,到了齊、梁,由於沈約、王融聲律學的鼓吹,產生了駢賦。代表作品有庾信《哀江南賦》、《小園賦》、鮑照《蕪城賦》、江淹《別賦》。唐宋時期的律賦及文賦 沿著駢體與聲律說的演進,到了唐宋,古詩變為律詩,駢賦也變為律賦了。律賦過份注重音韻的協調,與對偶的工整,文學價值不高。比較有文學價值的是「文賦」,文賦的特點是:廢棄駢律的限制,駢散結合,形成一種自由的體裁。精彩的作品有杜牧的《阿房宮賦》、歐陽脩的《秋聲賦》、蘇軾的前後《赤壁賦》。漢賦四大家:司馬相如、揚雄、班固、張衡

【用戶】Anita Chung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後來凡是可以入樂或是仿製不入樂的詩歌,都稱為樂府詩

【用戶】崔蒂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是漢武帝設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