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 古人於東西南北方位各有取意,關於古人方位的敘述正確的是
(A)主人席位在東,故主人稱「東道主」
(B)教師席位在西,故教師稱「西席」
(C)君主多座北朝南,故君稱「南面王」
(D)東或指山東,故弟子鄭玄將返,馬融謂:「吾道東矣」
(E)敗軍之將多往北逃走,故戰敗稱「敗北」。

參考答案

答案:A,B,C,D
難度:非常困難0.166667
統計:A(4),B(5),C(2),D(2),E(3)

用户評論

【用戶】Mandy

【年級】高二上

【評論內容】吾道東矣 ㄨˊ ㄉㄠˋ ㄉㄨㄥ |ˇ 自己的學說向東傳播。語出後漢書˙卷三十五˙鄭玄傳:「(鄭玄)乃西入關,因涿郡盧植,事扶風馬融,……因從質諸疑義,問畢辭歸。融喟然謂門人曰:『鄭生今去,吾道東矣。』」比喻自己的學說得人繼承、推廣。

【用戶】c4barry13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北」字在甲骨文中,狀似兩個人背對背,一個向左,一個向右。另外東漢許慎《說文解字》上記載︰「北,乖也,二人相背也。」古人所說的敗北,就是「打敗仗轉背而逃」的意思。後來人們也就沿用古人的用法,但漸漸的「敗北」不只是指戰爭失敗,也用來泛指在各項競賽中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