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 以下何者對Piaget理論的陳述是正確的?
(A)發展上兒童扮演被動的角色
(B)調適(accommodation)可以在沒有同化(assimilation)下發生
(C)物體恆存到前運思期才發展完成
(D)兒童從經驗中建構自己的看法與理解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9762
統計:A(323),B(290),C(300),D(1356),E(0)

用户評論

【用戶】Kuan-Chun Liu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A)發展上兒童扮演主動的角色 (B)調適(accommodation)是在無法同化(assimilation)之後發生 (C)物體恆存在感覺動作期發展完成 

【用戶】Ikea Huang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A) Piaget認為發展先於學習,因此兒童在學習上是「主動」的角色。自然預備度-發展先於學習加速預備度-教學先於發展PiagetBurner、Vygotsky、Gagne蓋聶順其自然,不揠苗助長資優教育,不輸在起跑點(B)同化與調適,一體兩面不可分割,一定先同化,同化不成,才調適(C):恆存在「感覺動作期」中期便發展完成。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成以下四個階段:感覺動作期,0-2歲1歲時發展出物體恆存性的概念,以感覺動作發揮其基模的功能。由本能的反射動作到目的性的活動。前運思期, 2-7歲已經能使用語言及符號等表徵外在事物,知覺集中傾向/不具保留概念,不具可逆性,以自我為中心(不能見及事物的全面性、自我中心語言),直覺推論(能思維但不合邏輯,結...

【用戶】108美術正式必上必勝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A)發展上兒童扮演被動的角色 主動(B)調適(accommodation)可以在沒有同化(assimilation)下發生 先同化在調適(C)物體恆存到前運思期才發展完成 感覺動作期就有了

【用戶】Kuan-Chun Liu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A)發展上兒童扮演主動的角色 (B)調適(accommodation)是在無法同化(assimilation)之後發生 (C)物體恆存在感覺動作期發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