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3.現代詩人常以歷史人物為吟詠對象,如以下的描寫:「我的容顏遍佈逃亡的轍跡/後面,追逐的人還在尋覓/嗅犬的聲音漸次逼近/鏡子裡,我已是祖父了。」、「他被雷聲風雨聲/追趕至垓下/糧絕/兵盡/狂飆折斷纛旗/烏騅赫然咆哮/時不利兮可奈何」、「南朝的時候/我打此經過/寫了幾首詩/和女子調笑/他們戲稱我為/帝王。歷史要數說我/亡國的罪愆/但是/我的罪/何止亡國?」閱讀以上三首新詩後,試問詠嘆之對象為何?
(A)伍員、項羽、李煜
(B)張飛、項羽、陳後主
(C)孟嘗君、劉邦、蕭綱
(D)岳飛、項羽、蕭統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74843
統計:A(1788),B(224),C(41),D(6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楚漢相爭成語解釋、狀聲詞、楚漢時期人物詩詞

用户評論

【用戶】歐志祥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伍子胥(-前484年)(胥,xū)名員(員,yún),字子胥,春秋時期楚國人,屬今湖北監利縣人,後來吳國封他於申,因此又叫申胥。伍子胥的父親伍奢是楚國羋建的太傅,太子建被奸人所誣陷,伍奢也受到了牽連。伍奢被囚時,楚平王要伍子胥與其兄伍尚前往迎救,否則便殺了他們的父親。伍子胥料到楚平王欲殺其父子,勸其兄伍尚勿往,留有用之身為父報仇,但伍尚不忍見父親被害而不救,還是前去相救,果然不久就和伍奢一起被殺了。楚平王懸賞捉拿伍子胥,叫人畫了他的畫像,貼在楚國各地的城門口,囑咐官吏加強盤查。伍子胥逃到吳楚兩國的交界昭關時,昭關上的官吏盤查得很緊,他一連幾夜愁得睡不著覺,連頭髮也愁白了。伍子胥出了昭關,怕有追兵...

【用戶】柯達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一夜白髮

【用戶】YiChen Yin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伍子胥過昭關,一夜急頭白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