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依據阿德勒學派,兒童青少年的不適應行為可能有四種目的。國三的阿偉常在上課時故意與老師唱反調、嗆聲,嚴重的干擾教師上課。老師企圖糾正他,阿偉的反應是表現出藐視的順從或繼續挑戰老師,這讓老師感到生氣、激怒,覺得個人的權威被威脅。依據阿偉的行為,以及教師的感受與反應,推測阿偉的行為目的最可能為:
(A)引起注意
(B)尋求權力
(C)尋求報復
(D)表現無能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78677
統計:A(130),B(577),C(33),D(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阿德勒學派參考考題、阿德勒、阿德勒 出生別 手足關係

用户評論

【用戶】莊喬喬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馬自達 小六上 (2010/11/02 10:56):39人【爭取權力】當學生引起注意不成,便回轉為跟老師爭取權力。他們用任何方法,為的是要使老師生氣並且跟他們正面迎戰,他們並不在乎可以得到什麼,重點是他們在跟老師爭取權力當中,獲得.....看完整詳解

【用戶】TIN LIOU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29.張明明喜歡指使同學幫他做事。有一天,他想要黃老師依他的想法更改上課的活動 方 式,但黃老師不願意,張明明便發脾氣不願意上課。張明明的行為屬於德瑞克斯 (R. Dreikurs)所提出的哪一項錯誤目標?(A)尋求注意(B)尋求報復(C)尋求權力(D)避免失敗編輯私有筆記及自訂標籤教甄◆教育專業科目- 108 年 - 彰師大教師資格檢定模擬筆試測驗_10710版本-科別:教育原理與制度、青少年發展與輔導 中等學校課程與教學#74955答案:C難度: 簡單統計: A(35),B(49),C(415),D(12),E(0) #19613001Flady Yang 小二上 (2020/02/04)     6    道夫.德瑞克斯(Rudolf Dreikurs)認為學生的偏差或不當行為,都肇因於個體追求四個錯誤目標,來顯現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