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利用右表和四捨五入法,估算其近似值至小數點後第 1 位,求

= ?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82439
統計:A(23),B(597),C(108),D(103),E(0)

用户評論

【用戶】我要上榜!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行政執行法第17條:

【用戶】SF Chen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大法官解釋第588號 立法機關基於重大之公益目的,藉由限制人民自由之強制措施,以貫徹其法定義務,於符合憲法上比例原則之範圍內,應為憲法之所許。 行政執行法關於「管收」處分之規定,係在貫徹公法上金錢給付義務,於法定義務人確有履行之能力而不履行時,拘束其身體所為間接強制其履行之措施,尚非憲法所不許。惟行政執行法第十七條第二項依同條第一項規定得聲請法院裁定管收之事由中,除第一項第一、二、三款規定:「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者」、「顯有逃匿之虞」、「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者」,難謂其已逾必要之程度外,其餘同項第四、五、六款事由:「於調查執行標的物時,對於執行...

【用戶】shonnymato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其實只是限制住居,拘提,管收的要件,然後大法官釋字在做一次解釋,脫褲子放屁而已。分清楚要件,如同學校老師說的,不用背但妳要會!

【用戶】白白

【年級】大三上

【評論內容】行政執行官訊問義務人後,認有下列各款情形之一,而有管收必要者,行政執行處應自拘提時起二十四小時內,聲請法院裁定管收之:   一、顯有履行義務之可能,故不履行。   二、顯有逃匿之虞。   三、就應供強制執行之財產有隱匿或處分之情事。   四、已發見之義務人財產不足清償其所負義務,於審酌義務人整體收入、財產狀況及工作能力,認有履行義務之可能,別無其他執行方法,而拒絕報告其財產狀況或為虛偽之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