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小軒在數學課的表現傑出,數學老師認為他在其他方面應該也會很好,心理上稱此現象為
(A)月暈效應
(B)畢馬龍效應
(C)初始效果
(D) 印象整飾。(92高雄縣)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64246
統計:A(16559),B(540),C(26),D(4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月暈效應-所有考題、效應、月暈效應

用户評論

【用戶】蔡小米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印象整飾(Impression Management)或印象管理,也稱為自我呈現(Self- Presentation)指在不同情境中,塑造人前自我形象所產生的行為。 最早由Erving Goffman於1959年提出。他依戲劇理論(Dramaturgical Theory)觀點, 認為人生如戲,社會即是一座舞台,每位演員在不同的「舞台」中,「扮演」自己的角色。而人們常常為了在他人心中獲得良好的印象及強化自身的社會辨識而企圖影響其他人對自我(個人或群體、組織)的看法,因此做出不同於日常生活中的表現行為以符合他人對自己的印象。換句話說,即為了人際關係所做的印象整飾。 此理論解釋了人類複雜地互動及角色扮演背後的動機。一個社會存在的基本面貌是一種「自我表現」,經由語言、非語言行...

【用戶】Cheng Handy

【年級】國二下

【評論內容】<月暈效應:就是一個人表現好時,大家對他的評價遠遠高於他實際的表現,就像我們看月亮的大小,不是實際月亮的大小,而是包含月亮的暈光。反之,一個人表現不好的時候,別人眼中所認為的差勁程度,也會遠大於他真正差勁的表現。例:小明在數學課表現良好,老師以為他在其他課目也表現良好<畢馬龍效應是指學生在被老師付予更高的期望以後,他們會表現的更好的一種現象。也可稱為"期待效應"。

【用戶】Cyong Yin Fa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初始效果:討論工作記憶的運作模式時,序列位置效果(serial position effect)是常被引用的研究典範。序列位置效果的研究,指的是有關記憶的實驗,在同時或序列呈現記憶刺激材料的情形下,讓受試者記憶一系列項目,然後自由回憶。其中各項目出現的位置會影響記憶的表現。在自由回憶的情況下,結果發現,受試者對於記憶列表中的起始項目以及最後的幾個項目會有比較好的再憶(recall)表現,以再憶的正確率為縱軸,以記憶列表的次序為橫軸,會發現呈現U字型的記憶曲線,這樣的曲線被稱為序列位置曲線(serialposition curves)。序列位置曲線表示。發現最先和最後呈現的項目回憶率最高,前端正確率較高的部分被視為是初位效果(primary effe...

【用戶】張小倩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搞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