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各文句中的「爾」字,與《論語.先進》「鼓瑟希,鏗爾」的「爾」字意義相同的是:
(A)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論語.子罕》)
(B)不崇朝而遍雨乎天下者,唯太山「爾」(《公羊傳.僖公三十一年》)
(C)臣不意永昌風俗敦直乃「爾」(《三國志.蜀志.呂凱傳》)
(D)我求其生不得「爾」(歐陽脩<瀧岡阡表>)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8629
統計:A(975),B(259),C(92),D(11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解釋、歌詠的對象、楊雄

用户評論

【用戶】Michael Chu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鼓瑟希,鏗爾」;「爾」語尾助詞,…的樣子。(A)「卓爾」:高悛特立的樣子。「爾」,語尾助詞,…的樣子。(B)如此、而已;助詞(C)如此、這樣;代詞(D)助詞,位於句末,表示肯定之意。

【用戶】葉依慧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顔淵喟然歎曰:“仰之彌高,鑽之彌堅,瞻之在前,忽焉在後。夫子循循然善誘人,博我以文,約我以禮,欲罷不能。即竭吾才,如有所立卓爾。雖欲從之,末由也已。”【譯文】 顔淵感歎地說:“(對於老師的學問與道德),我擡頭仰望,越望越覺得高;我努力鑽研,越鑽研越覺得不可窮盡。看著它好像在前面,忽然又像在後面。老師善於一步一步地誘導我,用各種典籍來豐富我的知識,又用各種禮節來約束我的言行,使我想停止學習都不可能,直到我用盡了我的全力。好像有一個十分高大的東西立在我前面,雖然我想要追隨上去,卻沒有前進的路徑了。”

【用戶】YA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筆記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