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一般人民從公共政策獲得利益,但同時也付出代價,而他們所付出的代價,常遠超過所獲得的利益,稱為
(A)政策失靈
(B)政策困窘
(C)政府失靈
(D)外部不經濟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34164
統計:A(96),B(244),C(38),D(125),E(0)

用户評論

【用戶】Chiafan Chen

【年級】國二上

【評論內容】「政策困窘」(Policy Predicament)為美國公共政策學者George Edwards III及Ira Sharkansky在1978年著《政策困窘》(The Policy Predicament)乙書中指出,公共政策制定和執行是為了解決各種政策問題,為人民帶來期望的福祉,但實際上往往發生不願見的困境;換言之,全民從公共政策中獲利,但同時付出的代價常常超過所有獲得的利益,正如「穀貴傷民,穀賤傷農」的例證 (吳定,2003a:76) 出處: 公共政策專用名詞 - 藍天綠地的那麓灣是自由中國(ROC)人民的伊甸家園 - udn部落格 http://blog.udn.com/dison4885/1903840#ixzz1hBEQhggy

【用戶】林維晨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請問政策失靈是@@??感謝

【用戶】Chloe L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政策失靈:指當公共問題發生,

【用戶】conniewin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困窘就是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