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3.下列何者為骨折病人術後執行全範圍被動性關節運動的最主要目的?
(A)維持關節活動度
(B)預防骨質流失
(C)增加肌肉力量
(D)維持肌肉質量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簡單0.67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一、什麼是被動性關節運動?因為疾病或認知障礙導致活動能力降低,甚至長期臥床,進而產生許多併發症。透過被動關節運動不但可預防肌肉關節攣縮,增進關節活動度,還有助於肌肉張力的維持並促進靜脈淋巴之循環,故在病人病況穩定後,儘早開始關節運動,才能避免關節功能退化及維持關節最大的活動度。二、被動性關節運動的目的(一)維持關節活動度,避免肢體僵硬、腫脹、疼痛、變形。(二)避免肌肉萎縮,維持肌肉彈性。(三)增進血液循環、預防血栓。(四)避免壓瘡的發生。三、適用對象:肢體關節活動適合使用在長期臥床或因疾病導致無法自主關節活動的病人,例如: 腦中風、外傷性腦傷、脊髓損傷;不適用於風濕性關節炎的急性期、脊椎或肢體關節不穩定、惡性骨轉移、骨折未癒合、關節處有開放性傷口等https://www.sph.org.tw/wp-content/uploads/2021/03/8.%E8%A2%AB%E5%8B%95%E6%80%A7%E9%97%9C%E7%AF%80%E9%81%8B%E5%8B%95-PDF.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