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9.高明在《琵琶記》副末開場時道:「秋燈明翠幕,夜案覽云編。今來古往,其間故事幾多般。少甚佳人才子,也有神仙幽怪,瑣碎不堪觀。正是不關風化體,縱好也徒然。」這段文字,點明其創作理念,下列選項何者說明正確?
(A) 即使是風花雪月的作品,亦有可觀之處
(B) 創作者本身須具備高度藝術修養,方有可能寫出佳作
(C) 就作品本身而言,應重視文學具有移風化俗的教化作用
(D) 古往今來的才子佳人故事,皆以悲劇收場,故無可觀之處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00858
統計:A(61),B(21),C(140),D(11),E(0)

用户評論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插科打諢】ㄔㄚ ㄎㄜ ㄉㄚˇ ㄏㄨㄣˋ 本指戲劇表演時,以滑稽的動作或言語引人發笑。亦泛指引人發笑的舉動或言談。也作「發科打諢」、「打諢發科」、「打諢插科」、「插科使砌」、「撒科打諢」。//【打諢】ㄉㄚˇ ㄏㄨㄣˋ 戲劇表演中以笑話、諧語相戲謔,使劇情生動逗趣。後亦指開玩笑。。。冒名行騙、惡意胡鬧。也作「打渾」。

【用戶】yusia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題幹:秋燈照明翠色的帷幕,夜晚在桌案上閱覽書籍。從古到今,這段期間有關小說故事的書籍有非常多。少則有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洋溢的男子的小說,也有神仙.幽靈怪物的故事,如果故事瑣細零碎不能觀賞。正是不具教化功能,寫得再好也是徒然。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插科打諢】ㄔㄚ ㄎㄜ ㄉㄚˇ ㄏㄨㄣˋ 本指戲劇表演時,以滑稽的動作或言語引人發笑。亦泛指引人發笑的舉動或言談。也作「發科打諢」、「打諢發科」、「打諢插科」、「插科使砌」、「撒科打諢」。//【打諢】ㄉㄚˇ ㄏㄨㄣˋ 戲劇表演中以笑話、諧語相戲謔,使劇情生動逗趣。後亦指開玩笑。。。冒名行騙、惡意胡鬧。也作「打渾」。

【用戶】yusiang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題幹:秋燈照明翠色的帷幕,夜晚在桌案上閱覽書籍。從古到今,這段期間有關小說故事的書籍有非常多。少則有年輕貌美的女子和才華洋溢的男子的小說,也有神仙.幽靈怪物的故事,如果故事瑣細零碎不能觀賞。正是不具教化功能,寫得再好也是徒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