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 據《能改齋漫錄》記載,宋仁宗曾因柳永〈鶴沖天〉有句「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而把他從科舉除名,並說:「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此後,柳永填詞,即自稱「奉旨填詞柳三變」。柳永此舉,反應出何種性格態度?
(A)唯唯喏諾
(B)狂傲不羈
(C)聽天由命
(D)輕佻不檢。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94314
統計:A(70),B(950),C(123),D(53),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ㄚ青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能寫出這樣詞句的人,都有著令人敬佩的風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故事。柳永(公元987-1053年)是福州崇安人,原名柳三變,因為排行第七,所以又叫劉七。少年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過著聲色犬馬、風流不羈的生活。柳永的父親柳宜飽讀詩書,而且官做得很大,因為家庭的影響,柳永雖然生活放蕩,卻仍把讀書做官看作人生第一目標。大約在三十歲的時候,柳永告別家鄉,去京城追求功名,誰知第一次考試就落榜了。隔了幾年,復讀重考,依然落榜。這讓自覺有幾分才情的柳永內心十分不甘,感嘆生不逢時,天妒英才,那些考官一定都在嫉妒他的才華!於是,一通借酒澆愁之後,愁沒澆下去,反而把酒瘋給澆出來的柳...

【用戶】陳ㄚ青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能寫出這樣詞句的人,都有著令人敬佩的風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故事。柳永(公元987-1053年)是福州崇安人,原名柳三變,因為排行第七,所以又叫劉七。少年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過著聲色犬馬、風流不羈的生活。柳永的父親柳宜飽讀詩書,而且官做得很大,因為家庭的影響,柳永雖然生活放蕩,卻仍把讀書做官看作人生第一目標。大約在三十歲的時候,柳永告別家鄉,去京城追求功名,誰知第一次考試就落榜了。隔了幾年,復讀重考,依然落榜。這讓自覺有幾分才情的柳永內心十分不甘,感嘆生不逢時,天妒英才,那些考官一定都在嫉妒他的才華!於是,一通借酒澆愁之後,愁沒澆下去,反而把酒瘋給澆出來的柳...

【用戶】陳ㄚ青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能寫出這樣詞句的人,都有著令人敬佩的風骨。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奉旨填詞柳三變」的故事。柳永(公元987-1053年)是福州崇安人,原名柳三變,因為排行第七,所以又叫劉七。少年柳永混跡於煙花巷陌,過著聲色犬馬、風流不羈的生活。柳永的父親柳宜飽讀詩書,而且官做得很大,因為家庭的影響,柳永雖然生活放蕩,卻仍把讀書做官看作人生第一目標。大約在三十歲的時候,柳永告別家鄉,去京城追求功名,誰知第一次考試就落榜了。隔了幾年,復讀重考,依然落榜。這讓自覺有幾分才情的柳永內心十分不甘,感嘆生不逢時,天妒英才,那些考官一定都在嫉妒他的才華!於是,一通借酒澆愁之後,愁沒澆下去,反而把酒瘋給澆出來的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