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二、簡答題(共24分,每小題3分)齊人有馮諼者,貧乏不能自存,使人屬孟嘗君,願寄食門下。孟嘗君曰:「客何好?」曰:「客無好也。」曰:「客何能?」曰:「客無能也。」孟嘗君笑而受之,曰:「諾。」左右以君賤之也,食以草具。居有頃,倚柱彈其劍,歌曰:「長鋏歸來乎!食無魚。」左右以告。孟嘗君曰:「食之,比門下之魚客。」居有頃,復彈其鋏,歌曰:「長鋏歸來乎!出無車。」左右皆笑之,以告。孟嘗君曰:「為之駕,比門下之車客。」於是乘其車,揭其劍,過其友,曰:「孟嘗君客我。」後有頃,復彈其劍鋏,歌曰:「長鋏歸來乎!無以為家。」左右皆惡之,以為貪而不知足。孟嘗君問:「馮公有親乎?」對曰:「有老母。」孟嘗君使人給其食用,無使乏。於是馮諼不復歌。1.上列引文是大家熟悉的馮諼客孟嘗君的故事,其中三處畫線部份,分別表現了(1)孟嘗君、(2)左右之人、(3)馮諼的心態。請閱讀全文,仔細推敲,分別說明三者的心態。(注意:請依標號分項說明)
【題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440545
統計:A(841),B(721),C(112),D(119),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選出與其他相異的選項、修辭、古時候年齡代稱

用户評論

【用戶】羅萊特

【年級】小三下

【評論內容】(A)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夏說:『一個有才德的人給人三種不同的形象:當遠遠望著他的時候,覺得他的容貌莊嚴可畏;等到接近他的時候,又覺得他和藹可親;當我們聽他說話時,又覺得他義正辭嚴。』 (B)侍於君子有三愆:言未及之而言,謂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謂之隱;未見顏色而言,謂之瞽孔子說:『陪君子說話容易有三種失誤:還沒輪到自己說話卻搶先說了,這叫急躁;輪到自己說了卻不說,這叫陰隱;不察顏觀色而說話,這叫瞎子。』 (C)君子道者三,我無能焉:仁者不憂;知者不惑;勇者不懼孔子說:『君子所應遵循的三條原則我都沒有能力做到:仁德的人不憂慮,智慧的人不迷惑,勇敢的人不畏懼。』...

【用戶】林沛淯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我想B應該是比較偏向於排比的修辭

【用戶】Cash

【年級】大四下

【評論內容】子曰:「生而知之者,上也;學而知之者,次也;困而學之,又其次也。困而不學,民斯為下矣!」孔子說:「生來就知道的,是上等人;學習後才知道的,是二等人;遇到困難才學習的,是三等人;遇到困難也不學習的,這就是下等人了。」君子有三變:望之儼然;即之也溫;聽其言也厲子夏說:『一個有才德的人給人三種不同的形象:當遠遠望著他的時候,覺得他的容貌莊嚴可畏;等到接近他的時候,又覺得他和藹可親;當我們聽他說話時,又覺得他義正辭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