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下列拐杖使用原則,何者錯誤?
(A)手肘需向內彎曲25~30度
(B)以手握扶把,手腕背屈
(C)拐杖與腋窩約距2指寬
(D)腋下緊貼拐杖,以方便支托身體。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33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X(D)腋下緊貼拐杖,以方便支托身體→勿將重量放於腋下否則會造成臂神經叢分支受壓迫。(2).測量的方法:A.腋下至腳跟,再加5 公分。B.身高減去40 公分。(3).手把高度應調節至手肘能彎曲不超過30 度為準。正確站立姿勢:抬頭挺胸且膝關節略彎曲5度,身體重量應放於雙手腕及手掌,勿將重量放於腋下否則會造成臂神經叢分支受壓迫O(A)手肘需向內彎曲25~30度O(B)以手握扶把,手腕背屈O(C)拐杖與腋窩約距2指寬拐杖的使用1.正確的拐杖高度:(1).站立時,拐杖腋橫把與腋窩間留二指幅寬的距離,且拐杖末端置於雙腳外緣10 公分,前進時亦保持距腳尖10 公分處。(2).測量的方法:A.腋下至腳跟,再加5 公分。B.身高減去40 公分。(3).手把高度應調節至手肘能彎曲不超過30 度為準。正確站立姿勢:抬頭挺胸且膝關節略彎曲5度,身體重量應放於雙手腕及手掌,勿將重量放於腋下否則會造成臂神經叢分支受壓迫。3. 使用拐杖行走的步態:(1). 四點式步態 :適用對象:兩腳均要承受身體重量、用於患肢可以承受身體重量時。移動方法:向前放下左拐杖→右腳向前跨出→再向前放下右拐杖→左腳向前跨出。(2). 三點步態 :(骨科用步態 )適用對象:用於患肢不能或僅稍承受重量時 。移動方法:雙拐和患肢一起跨出 ,健肢 再向前移步,步伐勿過大以免重心不穩。(3).搖擺式步態 :適用對象:常用於雙下肢活動力較差,但上手臂有力氣時,行走速度 較快 ,如過馬路 。移動方法:雙枴一齊向前移動抬起雙腿及身體運用擺盪方式向前邁出。4. 使用拐杖前的準備柺杖的使用使用拐杖為輔助行走,減輕或避免受傷肢體負荷身體重量,增加活動範圍和自我照顧能力。拐杖是最常見的一種輔助行走器具,材質可分成鋁製及木製兩種,可依個人喜好來選擇,標準型拐杖有頂端的腋橫把、中間的扶把和可調整的底部,以配合身高,拐杖的底部裝有橡皮防滑墊,其穩定度沒助行器平穩,但它可以在上下樓梯時使用。使用拐杖的目的能正確使用拐杖,克服身體活動障礙,並增進自我照顧能力。拐杖的使用1.正確的拐杖高度:(1).站立時,拐杖腋橫把與腋窩間留二指幅寬的距離,且拐杖末端置於雙腳外緣10 公分,前進時亦保持距腳尖10 公分處。(2).測量的方法:A.腋下至腳跟,再加5 公分。B.身高減去40 公分。(3).手把高度應調節至手肘能彎曲不超過30 度為準。正確站立姿勢:抬頭挺胸且膝關節略彎曲5度,身體重量應放於雙手腕及手掌,勿將重量放於腋下否則會造成臂神經叢分支受壓迫。3. 使用拐杖行走的步態:(1). 四點式步態 :適用對象:兩腳均要承受身體重量、用於患肢可以承受身體重量時。移動方法:向前放下左拐杖→右腳向前跨出→再向前放下右拐杖→左腳向前跨出。(2). 三點步態 :(骨科用步態 )適用對象:用於患肢不能或僅稍承受重量時 。移動方法:雙拐和患肢一起跨出 ,健肢 再向前移步,步伐勿過大以免重心不穩。(3).搖擺式步態 :適用對象:常用於雙下肢活動力較差,但上手臂有力氣時,行走速度 較快 ,如過馬路 。移動方法:雙枴一齊向前移動抬起雙腿及身體運用擺盪方式向前邁出。4. 使用拐杖前的準備肌肉的訓練手臂肌力運動:舉砂袋、啞鈴(可用寶特瓶裝水代替)、仰臥時雙手撐住床面將臀部抬高*腿部肌力運動:如股四頭肌等長收縮運動 (膝蓋下壓、 立正運動 )、平直式抬腿運動。利用柺杖上、下樓梯的方法口訣:好腳上天堂,壞腳下地獄。(上樓梯時好腳先上,下樓梯時壞腳先下。)上樓梯:健肢先上拐杖連同患肢再上去。下樓梯:彎曲健肢膝關節放低身體重心二支柺杖先下至較低的階梯然後患肢下健肢跟進。注意事項(1). 地面保持乾燥且無閒置物品 ,如電線 、椅子 。(2). 應穿上安全止滑的平底鞋,。(3). 褲子不宜過寬鬆或長,以免絆倒。(4). 檢查螺絲是否栓緊,底端橡 皮墊是否牢靠以免滑倒。(5). 與醫師討論患者可負重程度,以及使用何步態走 與醫師討論患者可負重程度,以及使用何步態走 與醫師討論患者可負重程度,以及使用何步態走 路。(6). 旁邊準備一張安全的椅子,可供體力不支時使用。(7). 每個步伐皆應等長,注視前方 ,勿跳躍,以達平衡感。(8). 在拐杖行走期間,因患肢下垂足部會腫脹;因此上床時將患肢抬高及做小腿肌肉的收縮及鬆弛運動,將可減輕腫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