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陳秀喜的新詩:「形如搖籃的華麗島/是 母親的另一個/永恒的懷抱/傲骨的祖先們/正視著我們的腳步/搖籃曲的歌詞是/他們再三的叮嚀/稻 草/榕 樹/香 蕉/玉蘭花/飄逸著吸不盡的奶香//海峽的波浪衝來多高/颱風旋來多強烈/切勿忘記誠懇的叮嚀/只要我們的腳步整齊/搖籃是堅固的/搖籃是永恒的/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請問這首詩描寫的是哪裡?
(A)臺灣
(B)韓國
(C)日本
(D)美國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非常簡單0.975
書單:沒有書單,新增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這是陳秀喜在1973年所寫的〈臺灣〉一詩節錄陳秀喜出生於日本時代的新竹,雖為養女仍被領養家庭視如己出,在新竹女子公學校就學時期就展露天分,自學詩歌創作,以流利的日文寫詩、俳句和短歌。然而戰後由於中華民國全面實施北京話及中文教育,同時查禁日文出版品及禁說母語,陳秀喜和同代作家同樣面臨語言轉換的困境,只好自學中文以持續寫作,並在1967年加入以中文創作為主的「笠詩社」。她的詩總帶著深刻的鄉土情懷,以及母愛親情的慈祥與哀愁。這首著名的〈臺灣〉,便將臺灣比喻為母親和搖籃,豐富的物產是母親孕育的奶水,溫暖而堅韌。〈臺灣〉的第二段訴說即使會遭遇波浪和颱風,只要我們踏著和先祖一樣傲骨的腳步,搖籃會永遠堅固,詩的結尾「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更將對土地的愛表露無遺這首詩後來被改編為〈美麗島〉這首歌,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被中國國民黨認定歌詞宣揚臺獨意識遭到查禁,直到蔣經國死亡才解禁。長期關注臺灣國族議題與女性主義的陳秀喜,在封閉的年代裡,以詩為力量交織出各種臺灣女性的堅韌模樣,以及對鄉土的愛。內容參考自:台灣獨曆2020:台灣歷史上的今天http://gjtaiwan.com/r/ft

【用戶】蝦皮:警察法規白話解題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這是陳秀喜在1973年所寫的〈臺灣〉一詩節錄陳秀喜出生於日本時代的新竹,雖為養女仍被領養家庭視如己出,在新竹女子公學校就學時期就展露天分,自學詩歌創作,以流利的日文寫詩、俳句和短歌。然而戰後由於中華民國全面實施北京話及中文教育,同時查禁日文出版品及禁說母語,陳秀喜和同代作家同樣面臨語言轉換的困境,只好自學中文以持續寫作,並在1967年加入以中文創作為主的「笠詩社」。她的詩總帶著深刻的鄉土情懷,以及母愛親情的慈祥與哀愁。這首著名的〈臺灣〉,便將臺灣比喻為母親和搖籃,豐富的物產是母親孕育的奶水,溫暖而堅韌。〈臺灣〉的第二段訴說即使會遭遇波浪和颱風,只要我們踏著和先祖一樣傲骨的腳步,搖籃會永遠堅固,詩的結尾「誰不愛戀母親留給我們的搖籃」更將對土地的愛表露無遺這首詩後來被改編為〈美麗島〉這首歌,在美麗島事件發生後被中國國民黨認定歌詞宣揚臺獨意識遭到查禁,直到蔣經國死亡才解禁。長期關注臺灣國族議題與女性主義的陳秀喜,在封閉的年代裡,以詩為力量交織出各種臺灣女性的堅韌模樣,以及對鄉土的愛。內容參考自:台灣獨曆2020:台灣歷史上的今天http://gjtaiwan.com/r/f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