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 We like to v                  t the old temple(廟)。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適中0.597679
統計:A(618),B(46),C(177),D(77),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社會法之起源及概念

用户評論

【用戶】龜龜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近世法律關係趨於複雜,有時純靠私法並無法解決私人間的法律關係,因此公法往往介入私法領域,而有社會法及勞動法之產生,下列何者屬於此類法律?(A)團體協約法(B)行政程序法(C)漢生病病患人權保障及補償條例(D)國家賠償法~解析 : 一、民國100年 5月1日「勞動三法」(《勞資爭議處理法》、《工會法》、《團體協約法》)正式上路,正是政府試圖以法令規範為基礎,來避免勞資雙方在彼此的約定以及事後的執行層面上產生差異或誤解,諸如:權利義務認知、作為與不作為事項、同意與不同意的徵求與表示等。同時,也希望能夠在勞資雙方一旦發生認知差異而無法透過單純溝通模式達成共識之時,能在解決爭議上有一定的規範與途徑,確保雙方有打破僵局的依據...

【用戶】f46791957

【年級】

【評論內容】(A)團體協約法,是規範勞動三權中之協商權之法律。所謂協商權,就是多數勞工可以透過工會,針對勞動關係(尤其是勞動條件)及相關事項,集體與雇主或雇主團體談判交涉之權利。此法顯示:,企業無正當理由拒絕協商的義務,佯裝拖延或刻意杯葛協商,以及拒絕提供協商必要資料等行為,將會被處以罰鍰,且違反誠信協商的義務,亦可透過《勞資爭議處理法》處理之,命令違規者在特定期間為或不為一定行為。詳述如下:在資本主自由經濟高度成長下,龐大的資本帶來企業獨佔、因經濟不平等而威脅貧困勞動階級之生存權,這時國家為保障國民經濟之正常運作與勞動者福利,乃積極藉立法手段,企圖恢復個人之實質平等,此種法律現象謂之「私法之公法化」...

【用戶】JinHua

【年級】

【評論內容】D 選項(國賠法)應為公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