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7. 研究發現,老師在上課的時候通常會使用IRE(老師指定學生來啟動問題、學生回答、老師評量學生的答案)的語言結構來與學生進行對話。根據研究,IRE的對話結構不利於哪種層面的課室活動?
(A) 老師能夠立即確認兒童學習的成果
(B)老師建立知識學習的鷹架
(C)學生自由地表達內心對正在討論之議題的見解
(D) 學生能夠學習在既定的主題之下發表見解 臺北巿立教育大學九十八學年度研究所碩士班入學考試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47049
統計:A(279),B(416),C(1029),D(157),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小花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老師要的可能是回答正確的答案,因為要進行評量,所以不是自由發表,自己想的!

【用戶】陳小米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B)老師建立知識學習的鷹架要怎麼解釋????

【用戶】琁茹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Cazden指出在教室內最常見的言談模式就是所謂的IRE:教師同時扮演了兩個角色:一是課程的啟動者I(initiation),一是評量者E的角色(evaluation),而學生則是扮演著所謂的回應者的角色R(response),然而這三個角色間的權力關係與分配的比重顯然有不對等的地位,這種不對等的權力關係影響了課程的主宰與互動模式的主配角任務。因此IRE言談模式下,教師通常是言談的主導者,也是說話輪次的掌控者,或者是秩序的監控者,更甚者是話題的結束者。教師必須要知覺到師生語言互動是教學的核心,而口語是教師教學及學生向老師展示所學最重要的工具,所以語言關係成了教學成效的關鍵性媒介,也維繫著教學的進步與革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