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成語與人物的配對,錯誤的是:
(A)韋編三絕/孔子
(B)四面楚歌/項羽
(C)東床坦腹/王羲之
(D)徙木立信/呂不韋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01965
統計:A(71),B(23),C(43),D(1061),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成語、古人知己、成語故事:沐猴而冠

用户評論

【用戶】Little-Blue L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商鞅-徙木立信

【用戶】Ayden Chou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ㄒ一ˇ  ㄇㄨˋ  ㄌ一ˋ  ㄒㄧㄣˋ

【用戶】賈斯敏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徙木立信 注音一式 ㄒ|ˇ ㄇㄨˋ ㄌ|ˋ ㄒ|ㄣˋ  建立誠信於民的手段。見「徙木之信」條。幼學瓊林˙卷四˙花木類:「秦商鞅欲行令,使徙木以立信。」呂不偉- 一字千金

【用戶】Chih Hui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上榜 網址如下如果有人說,只要你把木頭搬到指定的地方,便可得到黃金,你相信嗎?你信也好,不信也好,在《史記‧商君傳》中,就有這樣一個有趣的故事。商鞅很受秦孝公的重用,實行了兩次變法,使秦國強盛起來,為日後統一六國打好基礎。推行變法初期,商鞅怕百姓不信新法,於是便想出「徙木立信」的策略。他把一根三丈高的木頭豎立在南門前,然後張貼公告懸賞:如果有人能把這根木頭搬到北門,就賞十金,百姓只覺奇怪,並沒有人敢嘗試。於是,商鞅又下令把賞銀加至五十金,後來真的有人把木頭從南門搬到北門去,商鞅也履行諾言,把五十金賞給此人。這件事一傳十,十傳百,很快就傳遍了整個秦國。老百姓知道商鞅說到做到,都不敢懷疑他頒佈的新法令,商鞅變法也得以順利推行。北宋文學家、政治學家王安石,在一首稱讚商鞅的詩中以「一言為重百金輕」,來比喻言出必行的重要。社會上人與人之間要有誠信,像商鞅那樣履行承諾只是第一步,怎樣做到誠懇信實,你們便要好好想一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