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2 有關責任與義務之敘述,下列何者錯誤?
(A)「民事責任」、「刑事責任」與「行政責任」均屬法律責任
(B)法律責任之追究,應以「客觀主義」為基礎
(C)大部分之責任係基於法律之規定或因當事人違反所約定之義務
(D)損害賠償係屬責任而非屬義務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5493
統計:A(349),B(1961),C(322),D(938),E(0)

用户評論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違反法律上義務內容  要負起法律責任 背背背1.客觀主義為古典刑法學派所倡,認為刑法處罰之對象為犯罪行為,必須有犯罪行為,且其行為對於他人之法益已構成侵害者,始予制裁,乃將刑事責任之基礎,建築在客觀之犯罪事實上,刑之重輕,亦以行為引起損害之大小而定。即罪刑法定原則2.主觀主義為新派學者所倡,認為犯人主觀之性格,實為刑事責任之基礎,犯人主觀上苟有反社會之表徵,即應予以制裁,刑之重輕,亦視犯人對於社會之危險性,即犯罪行為之再發性如何而定,至於犯罪行為現實上之性格如何,實際引起損害之大小如何,均非所問故意或者過失決定了法律責任的輕重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準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1)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範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範預先規定。(2)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3)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2.因果聯繫原則。其含義包括:(1)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繫,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2)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

【用戶】張一中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主觀:有無犯意,思想上客觀:有無犯法,要件上義務:該做的事,e.g.停紅燈責任:違反該做的事所需付出的代價,e.g.闖紅燈被罰1800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違反法律上義務內容  要負起法律責任 背背背1.客觀主義為古典刑法學派所倡,認為刑法處罰之對象為犯罪行為,必須有犯罪行為,且其行為對於他人之法益已構成侵害者,始予制裁,乃將刑事責任之基礎,建築在客觀之犯罪事實上,刑之重輕,亦以行為引起損害之大小而定。即罪刑法定原則2.主觀主義為新派學者所倡,認為犯人主觀之性格,實為刑事責任之基礎,犯人主觀上苟有反社會之表徵,即應予以制裁,刑之重輕,亦視犯人對於社會之危險性,即犯罪行為之再發性如何而定,至於犯罪行為現實上之性格如何,實際引起損害之大小如何,均非所問故意或者過失決定了法律責任的輕重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準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1)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範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範預先規定。(2)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3)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2.因果聯繫原則。其含義包括:(1)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繫,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2)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

【用戶】張一中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主觀:有無犯意,思想上客觀:有無犯法,要件上義務:該做的事,e.g.停紅燈責任:違反該做的事所需付出的代價,e.g.闖紅燈被罰1800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違反法律上義務內容  要負起法律責任 背背背1.客觀主義為古典刑法學派所倡,認為刑法處罰之對象為犯罪行為,必須有犯罪行為,且其行為對於他人之法益已構成侵害者,始予制裁,乃將刑事責任之基礎,建築在客觀之犯罪事實上,刑之重輕,亦以行為引起損害之大小而定。即罪刑法定原則2.主觀主義為新派學者所倡,認為犯人主觀之性格,實為刑事責任之基礎,犯人主觀上苟有反社會之表徵,即應予以制裁,刑之重輕,亦視犯人對於社會之危險性,即犯罪行為之再發性如何而定,至於犯罪行為現實上之性格如何,實際引起損害之大小如何,均非所問故意或者過失決定了法律責任的輕重

【用戶】神山日光Ninko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歸責原則體現了立法者的價值取向,是責任立法的指導方針,也是指導法律適用的基本準則。歸責一般必須遵循以下法律原則:1.責任法定原則。其含義包括:(1)違法行為發生後應當按照法律事先規定的性質、範圍、程度、期限、方式追究違法者的責任;作為一種否定性法律後果,它應當由法律規範預先規定。(2)排除無法律依據的責任,即責任擅斷和“非法責罰”。(3)在一般情況下要排除對行為人有害的既往追溯。2.因果聯繫原則。其含義包括:(1)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行為與危害或損害結果之間的因果聯繫,這是認定法律責任的重要事實依據。(2)在認定行為人違法責任之前,應當首先確認意志、思想等主觀方面因素與外部行為之間的因果...

【用戶】張一中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主觀:有無犯意,思想上客觀:有無犯法,要件上義務:該做的事,e.g.停紅燈責任:違反該做的事所需付出的代價,e.g.闖紅燈被罰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