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族群接觸往往導致文化變遷。歷史文獻紀錄,今內門、田寮地區是西拉雅族新港社的移住區,而祀壺信仰是該族群的文化特徵。試問:內門、田寮地區祀壺信仰在與漢人接觸後多數轉變那一種形式?
(A)萬善爺信仰
(B)媽娘信仰
(C)玄天上帝信仰
(D)王爺信仰。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640944
統計:A(396),B(2633),C(296),D(476),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育民

【年級】大一上

【評論內容】母系社會

【用戶】pvenice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是台語的母娘嗎??

【用戶】太陽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母娘是瑤慈金母~全省的慈惠宮主神都是母娘

【用戶】K.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8樓是說瑤池金母 嗎?

【用戶】太陽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母娘是瑤慈金母~全省的慈惠宮主神都是母娘

【用戶】K.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8樓是說瑤池金母 嗎?

【用戶】yulin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內門、田寮的平埔族早已經漢化,西拉雅族特有的「祀壺」信仰也不再現,但是田寮當地的「娘媽廟」,其格局及座落地點類似平埔族奉祀的「太祖公廨」,而且「地居主」的信仰相當普遍,據學者簡炯仁實地田野調查推論:新港社群的平埔族已將「阿立祖」轉變為「娘媽」的祭祀;又將「公廨」轉變為「地基主」的信仰方式。其「祀壺」文化在地化的做法,將是我們探討平埔族「漢化」過程中的一個指標。(歷史篇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