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6.楚辭的風格較近於下列哪一項?
(A)樸質無華
(B)浪漫奇詭
(C)典雅莊重
(D)清淡枯寂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01422
統計:A(58),B(296),C(62),D(6),E(0)

用户評論

【用戶】Tangerine Hua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楚辭的特點(主要從文學上看)(一)楚辭與《詩經》有顯著的不同(舉《關雎》為例)1、從語言形式上看詩經:四言為主,兩句為一層意思,篇章短小。楚辭:突破四言體格局,以五言為基礎,每句5—9字不等;每句有動詞;句中、句尾多用語氣詞“兮”(或“些”“只”);結構、篇幅較大;文采華美,文學意味濃。2、從詩歌性質上看詩經:歷史早期作品,屬群眾性集體創作,雖經加工改造,但大體上仍保持濃厚的民歌色彩。楚辭:屬個人的創作。偉大詩人屈原吸收了民間文學的營養而加以創造性提高。雖然它的產生、發展吸取了民歌和當時散文發展的某些成果,但本身是加以創造性提高之後的結果。3、從風格上看詩經:質樸、淳厚、親切平易,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泥土氣息。楚辭:瑰麗、誇飾,帶有強烈的傳奇色彩和英雄色彩。(二)楚辭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略提:反映了那個時代政治變革的鬥爭)

【用戶】Tangerine Hua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楚辭的特點(主要從文學上看)(一)楚辭與《詩經》有顯著的不同(舉《關雎》為例)1、從語言形式上看詩經:四言為主,兩句為一層意思,篇章短小。楚辭:突破四言體格局,以五言為基礎,每句5—9字不等;每句有動詞;句中、句尾多用語氣詞“兮”(或“些”“只”);結構、篇幅較大;文采華美,文學意味濃。2、從詩歌性質上看詩經:歷史早期作品,屬群眾性集體創作,雖經加工改造,但大體上仍保持濃厚的民歌色彩。楚辭:屬個人的創作。偉大詩人屈原吸收了民間文學的營養而加以創造性提高。雖然它的產生、發展吸取了民歌和當時散文發展的某些成果,但本身是加以創造性提高之後的結果。3、從風格上看詩經:質樸、淳厚、親切平易,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泥土氣息。楚辭:瑰麗、誇飾,帶有強烈的傳奇色彩和英雄色彩。(二)楚辭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略提:反映了那個時代政治變革的鬥爭)

【用戶】Tangerine Hua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楚辭的特點(主要從文學上看)(一)楚辭與《詩經》有顯著的不同(舉《關雎》為例)1、從語言形式上看詩經:四言為主,兩句為一層意思,篇章短小。楚辭:突破四言體格局,以五言為基礎,每句5—9字不等;每句有動詞;句中、句尾多用語氣詞“兮”(或“些”“只”);結構、篇幅較大;文采華美,文學意味濃。2、從詩歌性質上看詩經:歷史早期作品,屬群眾性集體創作,雖經加工改造,但大體上仍保持濃厚的民歌色彩。楚辭:屬個人的創作。偉大詩人屈原吸收了民間文學的營養而加以創造性提高。雖然它的產生、發展吸取了民歌和當時散文發展的某些成果,但本身是加以創造性提高之後的結果。3、從風格上看詩經:質樸、淳厚、親切平易,帶有濃郁的生活氣息和泥土氣息。楚辭:瑰麗、誇飾,帶有強烈的傳奇色彩和英雄色彩。(二)楚辭具有顯著的時代特色(略提:反映了那個時代政治變革的鬥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