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32 詩文中常見以動物的狀態來比喻自己的處境或心情,下列詩文中的動物,具有這種作用的選項是:
(A)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B)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
(C)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萬籟此俱寂,惟聞鐘磬音
(D)眾鳥高飛盡,孤雲獨去閒。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

參考答案

用户評論

【用戶】蝦皮:教育學程考題彙編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判斷關鍵:有無『比喻自己的處境或心情』(...

【用戶】རྣམ་རྒྱལ།

【年級】大四上

【評論內容】(A)魏晉.陶淵明的《歸園田居.其一》:「籠中鳥常依戀往日山林,池裡魚嚮往著從前深淵。我願在南野際開墾荒地,保持著拙樸性歸耕田園。」(B)唐‧柳宗元‧《江雪》:「千山之間絕無一隻飛鳥,萬條小徑上沒有任何人跡。只有一葉孤舟、一個披戴著蓑衣笠帽的老漁翁,獨自在白雪紛飛的寒江中垂釣。」(C)唐.常建《題破山寺後禪院》:「山光明媚使飛鳥更加歡悅,潭水清澈也令人爽神淨心。此時此刻萬物都沉默靜寂,只留下了敲鐘擊磬的聲音。」(D)唐.李白《獨坐敬亭山》:「群鳥高飛無影無蹤,孤雲獨去自在悠閒。你看我,我看你,彼此之間兩不相厭,只有我和眼前的敬亭山了。」

【用戶】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方宅十餘畝,草屋八九間。榆柳蔭後簷,桃李羅堂前。曖曖遠人村,依依墟裡煙。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戶庭無塵雜,虛室有餘閒。久在樊籠裏,復得返自然。陶淵明《歸園田居·其一》從小沒有投合世俗的氣質,性格本來愛好山野。錯誤陷落在人世羅網中,一去就是三十年。關在籠中的鳥兒依戀居住過的樹林,養在池中魚兒思念生活過的深潭。到南邊原野去開荒,依着愚拙心性回家耕種田園。住宅四周有十多畝地,茅草房子有八、九間。榆樹、柳樹遮掩着後檐,桃樹、李樹羅列在堂前。遠遠的住人村落依稀可見,村落上炊煙隨風輕柔地飄揚。狗在深巷叫,雞在桑樹頂鳴。門庭沒有...

【用戶】寶寶愛搞笑!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A)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開荒南野際,守拙歸園田 用膝蓋想也知道鳥最好會去戀林,魚也最好會去思念舊水池!不是哪個吸毒吸到87產生幻想的,不然就是哪個無聊被遺棄的作家把鳥跟魚想成自己的樣子,在那邊哭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