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下列成語中的數字,並非實指其數目,只是泛指「很多」的選項是:
(A)才高「八」斗  
(B)「三」顧茅廬  
(C)「九」死不悔 
(D)「五」體投地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簡單0.753984
統計:A(403),B(56),C(1514),D(35),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成語、修辭、文句裡的數詞:實數、虛數、析數(相乘/相除)、概數

用户評論

【用戶】Juun Fang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才高八斗:頌揚人家文才很高,或稱讚他人學問淵博。 語出《南史‧謝靈運傳》:「靈運曰: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謝靈運認為若將天下文才比喻成一石,以曹植之才,當佔十分之八,因此後人就將這句成語,用來讚譽富有才華的人。 所以「八斗」是指一石中占八斗

【用戶】浴巾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九死不悔:九:表示極多。縱然死很多回也不後悔。形容意志堅定,不認經歷多少危險,也決不動搖退縮。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九死不悔】ㄐㄧㄡˇ ㄙˇ ㄅㄨˋ ㄏㄨㄟˇ雖歷經多次極大的危險,也不後悔。比喻意志堅定,絕不動搖退縮。宋.黃庭堅〈徐氏二子祝詞〉:「躬此盛德,其在有功,遭世險傾,九死不悔。」

【用戶】貼貼樂 ( ̄︶ ̄)↗

【年級】大一下

【評論內容】【五體投地】ㄨˇ ㄊㄧˇ ㄊㄡˊ ㄉㄧˋ本為古印度最恭敬的致敬儀式,指雙膝雙肘及頭五處著地,佛教徒沿用此禮以敬三寶。《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阿難聞已,重復悲淚,五體投地,長跪合掌。」後比喻非常欽佩。《兒女英雄傳.第八回》:「我安龍媒對你這樣的天人,只有五體投地了。」《老殘遊記.第六回》:「屢聞至論,本極佩服,今日之說,則更五體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