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2. 當「一個學生練習書法是因為他覺得不這麼會讓爸爸失望」,依 Deci 與 Rayn(1995)的自我決定理論可歸類為:
(A)內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
(B)內攝動機(introjection motivation)
(C)認同動機(identified motivation)
(D)外部動機(external motivation)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適中0.405728
統計:A(4),B(170),C(86),D(98),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自我決定理論

用户評論

【用戶】Chun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個體參與活動所知覺到的自我決定程度,而自我決定程度的多寡,分別為內在動機外在動機無動機。一、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IM所謂的內在動機是指所從事的行為的動機是對事物本身有興趣和從中得到樂趣,而且可以依照自己的喜好去決定想要參加的活動,以下是內在動機的分類概念。1.求知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know個體參與活動是為了在活動中得到新的知識、經驗的學習和探索技能,而在參與活動時得到滿足和愉悅。例如:排球選手參與排球的練習,是為了得到更多新的技能,和在場上的經驗學習及相關知識,從中得到滿足和愉悅。2.完成的內在動機 intrinsic motivation to accomplish個體參與活動是為了在活動中嘗試去完成...

【用戶】Chung-Ling Hs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照三樓的說法,外在動機包含了認同動機,但外在動機不是沒自己決定嗎?認同動機怎麼又寫自己決定?(自己決定不是內在動機?)我有點混淆了,是不是我有理解錯誤的部分呢?

【用戶】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Deci 和 Ryan (1985) 有機體整合理論提出一種動機的分類法,因不同程度的內化及調節過程所展現出不同的動機,強調外在動機是可以經由「內化」(internalized)的過程而形成內在動機,內在動機與外在動機是處於一個動機的連續帶上,人們會依照自我決定程度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參與動機型態。本研究是依照自我決定程度的高低,分為四種動機類型,分述如下:1.內在動機(intrinsic motivation)內在動機是指個體在沒有報賞或限制下志願去從事行為,使自己獲得滿足與快樂(Deci, 1971)。本研究是以「動機類型量表」中的「內在動機」分量表測量得之。若受試者在內在動機分量表得分愈高,代表其內在動機愈高;得分愈低,則代表其內在動機愈低。2.認同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