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6「庖人調和而弗敢食,故可以為庖。若使庖人調和而食之,則不可以為庖矣。王伯之君亦然。誅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賢者,故可以為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誅暴而私之,則亦不可以為王伯矣。」(《呂氏春秋·去私》)關於此文意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王伯不應私自誅殺暴君,應交付司法機構公開審理
(B)王伯治國重在治心,應學習庖人弗敢食的調味方式,用心不用技
(C)王伯治國應學習庖人調和五味的精神,廣納眾言,不應執著於一己私見
(D)王伯應去除私慾,誅除暴君後不應把土地佔為己有,應將它封給賢能之人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580599
統計:A(26),B(58),C(210),D(407),E(0)

用户評論

【用戶】Yu Huang

【年級】大三下

【評論內容】呂氏春秋·去私:廚師調和五味而不敢私自食用,所以可以做廚師。假使廚師調和五味而私自把它吃掉,那麼這樣的人就不可以做廚師了。成就王霸之業的君主也是如此。誅殺暴君,自己卻不占有他的土地,而是把它分封給有德之人,所以能夠成就王霸之業。假使他們誅殺暴君而把他的土地占為己有,那麼這樣的君主就不能成就王霸之業了。 

【用戶】郵局已考上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廚師嘗味道不行?

【用戶】我愛阿,阿愛我

【年級】

【評論內容】誅暴而不私,以封天下之賢者,故可以為王伯。1.因誅暴+不私=用此封給賢者==因此可用來做(當)王伯。若使王伯之君誅暴而私之,則亦不可以為王 伯矣。2.因誅暴+私它=不可以做王」(《呂氏春秋·去私》)關於此文意涵,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王伯不應私自誅殺暴君,應交付司法機構公開審理 (相反,要誅)(B)王伯治國重在治心,應學習庖人弗敢食的調味方式,用心不用技(去私) (C)王伯治國應學習庖人調和五味的精神,廣納眾言,不應執著於一己私見(要 封賞,非納言主題) (D)王伯應去除私慾,誅除暴君後不應把土地佔為己有,應將它封給賢能之人 (根據1.2.和《呂氏春秋·去私》)

【用戶】Mac Liang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庖ㄆㄠˊpá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