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28.下列各段引文,何者斷句無誤
(A)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
(B)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雲霄間。
(C)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D)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困難0.348754
統計:A(51),B(98),C(29),D(81),E(0)

用户評論

【用戶】陳劍鶯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人之於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後言,其歌也有思,其哭也有懷;凡出乎口而為聲者,其皆有弗平者乎?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 。枕席而臥,則清泠之狀與目謀,瀯瀯之聲與耳謀,悠然而虛者與神謀,淵然而靜者與心謀。不匝旬而得異地者二 ,

【用戶】小邊

【年級】大二下

【評論內容】(A)《鈷鉧潭西小丘記》柳宗元枕席而臥,則清泠(清涼景色)之狀與目謀 (接觸),瀯瀯(水流聲)之聲與耳謀, 悠然而虛者(悠遠空靈的情境)與神謀, 淵然而靜者(深悠靜謐的氣氛)與心謀。 不匝旬(不滿十天;匝,音ㄗㄚ,滿也;旬,十天為一旬)而得異地者二 (鈷鉧潭和西小丘),雖古好事之士 (古代喜好探尋名山勝水的人),或未能至焉(也無法像我這樣短短幾天就尋得這樣的奇特山水)。 (B) 《石鐘山記》蘇軾至暮夜,月明,獨與邁乘小舟至絕壁下。大石側立千尺,如猛獸奇鬼,森然欲搏人;nn而山上棲鶻聞人聲,亦驚起,磔磔nn(鳥鳴聲)雲霄間;(C)《後赤壁賦》蘇軾江流有聲,斷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曾日月之幾何,而江山不可復識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