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三、如圖一所示之惠斯登電橋(Wheatstone bridge),其四臂上的電阻各為 100 Ω、1000 Ω、500 Ω 和 50.5 Ω,一檢流計 G 其內阻為 75 Ω 連接在 100 Ω和 50.5 Ω的接點以及 1000 Ω和 500 Ω的接點。有一 4 V 的電池接在此橋的另二角,利用戴維寧定理求:


【題組】⑴由檢流計兩端看進去此橋的等效電路。(10 分)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非常困難0.144166
統計:A(1698),B(362),C(126),D(62),E(0)

用户評論

【用戶】葉霽頡

【年級】高一上

【評論內容】1.繼續性(Continuity):繼續性是讓幼兒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不同的學習領域、或不同的教學活動中,有重複練習的機會,以加深其印象並擴展其學習經驗【螺旋式課程】。2.順序性(Sequence):幼兒的學習經驗是建立在舊經驗之上,其教材的安排主要是以舊有的學習經驗為基礎,慢慢的增加深度及廣度,也就是在同一個主題做更廣泛的延伸。3.統整性(Integration):打破各科的界限,使各領域彼此連結,讓幼兒獲得完整而非零碎片段的學習經驗,藉此增加學習的意義及活用性。以撕紙遊戲為例,教師可提供各種不同的紙讓幼兒自由撕扯,比較撕紙聲、觀察自己的紙撕成什麼形狀(數學領域),數一數撕了幾張(數學領域),活動過後的剩紙揉成紙團進行...

【用戶】滿溢恩典

【年級】小二上

【評論內容】順序性,是建立在“舊經驗”上;繼續性,是建立在“不同”階段、領域、領域中不斷重複。所以28F的題目「…建立在前一經驗上…」是屬於“舊經驗”,所以答案屬於順序性

【用戶】段海潔

【年級】大二上

【評論內容】同一題在這裡教檢(教師檢定)◆國民小學課程與教學- 100 年 - 桃園縣100年度國民小學暨附設幼稚園教師聯合甄選筆試【教育綜合測驗-A】試題#5208沒改答到底???

【用戶】陳雨謙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以下是自己整理的重點及表格,供大家參考,有錯誤不吝指教:)泰勒(R.Tyler)提出課程組織的三個規準1.繼續性:指課程中包含的因素在不同的學習階段予以重複。※看到繼續性→想到重複性。※繼續性並未有加深加廣的涵義。2.順序性(程序性):a.學習者學習內容的時間順序(EX:哪些先教,哪些後教)b.每一繼續的經驗雖建立在前一經驗之上,但應對同一題材做更廣更深的處理。3.統整性:指課程經驗橫向聯繫的水平組織,包話認知、技能、情意之統整與目的之統整。※旨在統合分科分割所造成的知識支離破碎的狀態。奧利弗(Oliver)提出課程組織的ABC1.繼續性2.銜接性(相關性):分成垂直銜接(即繼續性)及水平銜接(即相關性),指課程要素各方面的相互關係。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