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7.下列詩文所述與其他選項差異最大的是那一選項?
(A)不知有漢,無論魏晉
(B)山中無曆日,寒盡不知年
(C)山僧不解數甲子,一葉落知天下秋
(D)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常對空山月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641038
統計:A(171),B(35),C(445),D(1359),E(0)

用户評論

【用戶】Asta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A)(B)(C)皆是從時間描述對外界的感知。

【用戶】kira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D)是什麼意思

【用戶】Asta

【年級】小一下

【評論內容】回6F:(D)選項選自華山老人的〈月夜〉,我覺得是在表達隱居山林者豁達的人生觀,但不太確定......只確定它與其它選項要講的是不同的。網路上找不到其他資訊,可以參考一下有人對華山老人的《月夜》以及白居易的《寒食月夜》之賞析的比較:華山老人《月夜》澗水泠泠聲不絕,溪流茫茫野花發。自去自來人不知,歸時常對空山月。白居易《寒食月夜》風香露重梨花濕,草舍無燈愁未入。南鄰北里歌吹時,獨倚柴門月中立。1、兩首詩在寫花時分別用了濕和發兩個詞,各有什麼表達效果?白詩中以「濕」字寫出梨花濕重的形態,也寫出了環境的淒冷;華詩中以「發」字寫出野花的芬芳,也交代出環境的清幽。 2、兩首詩塑造的人物形像都為孤身一人,但特點卻各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