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滕子京負大才,為眾忌嫉。自慶帥謫巴陵,憤鬱頗見辭色。文正與之同年,友善,愛其才,恐後貽禍。然滕豪邁自負,罕受人言,正患無隙以規之。子京忽以書抵文正,求〈岳陽樓記〉,故記中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其意蓋有在矣。(范公偁《過庭錄》)依據上文,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滕子京被貶到巴陵,忿忿不平之情,溢於言表
(B)滕子京才能出眾,范仲淹與之交好,深惜其才
(C)「正患無隙以規之」,意謂滕子京雖被貶謫,但爲人處世並無缺失
(D)「其意蓋有在矣」之「意」,除了安慰之外,同時有間接規勸之意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585651
統計:A(218),B(215),C(1053),D(175),E(0)

用户評論

【用戶】CAMELLIA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翻譯:滕子京依仗著有才華,遭到許多人的嫉妒,從慶陽統帥降職到巴陵郡,他的悲憤鬱悶之情常常表現在文章中和臉上。范仲淹和他同年考中進士,兩人關係很好,也很愛惜他的才華,害怕他以後遭到迫害。然而滕子京豪邁自負,很少聽別人規勸,范仲淹正擔心沒有機會來規勸他。滕子京忽然寫信給范仲淹,請求他寫《岳陽樓記》。所以《岳陽樓記》中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他的意思大概是在規勸好友了。

【用戶】Elin Chen

【年級】小一上

【評論內容】範仲淹的《岳陽樓記》已成為中華民族文化精華的一部分。『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堪稱為千古絕唱,被一代代人傳頌著。  範仲淹出身貧寒,為官以後始終嚴以律己,惟以人民疾苦為念,並以所得俸祿在家鄉置『義田』千畝,救濟族中貧寒的人,死後無余財;在朝廷則敢于直言進諫,被歐陽修譽為『立朝有本末』,雖屢遭貶謫,而全不在意。他一生所為,証明他確實有這樣的抱負,決非虛語。  滕子京與範仲淹為同榜(宋真宗大中祥符八年,即西元1015年)進士,兩人交誼頗厚。北宋仁宗慶歷四年(西元1044年),滕宗諒(號子京)被誣陷擅自動用官錢謫貶岳州(今岳陽)任軍州。他到岳州後,『憤鬱頗見辭色』,別人慶賀岳陽樓將落成,他...

【用戶】ChuMi Je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 貽yíㄧˊ 1. 贈給。 2. 遺留,留下:~害。~誤(使受到壞的影響)。~訓。~笑大方(讓內行見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