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3.自漢代班婕妤寫出搗素賦以來,為久去不歸的征人趕製寒衣,期盼良人能早日賦歸,這種幽怨心聲便成為閨怨詩久吟不衰的課題。細讀下列詩句,何者不是閨怨詩?
(A)燕草如碧絲,秦桑低綠枝。當君懷歸日,是妾斷腸時。春風不相識,何事入羅幃!
(B)梳洗罷,獨倚望江樓。過盡千帆皆不是,斜暉脈脈水悠悠。腸斷白蘋洲。
(C)子規啼,不如歸,道是春歸人未歸。幾日添憔悴,虛飄飄柳絮飛。一春魚雁無消息,則見雙燕鬥銜泥。
(D)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簡單0.818182
統計:A(0),B(1),C(1),D(9),E(0)

用户評論

【用戶】考魔●聯手擺爛

【年級】

【評論內容】沒有分開不算閨怨

【用戶】黃小米

【年級】研一上

【評論內容】近試上張水部-朱慶餘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首詩叫「近試上張水部」或叫「近試上張籍水部」,也被叫為「閨意獻張水部」作者朱慶餘,字可久,是唐敬宗寶曆二年的進士,也是秘書省的校書郎。他寫的詩清新自然,描寫細緻,也因此小有名氣。當年他生為讀書人,每天寒窗苦讀,當然也是想考個官來做做,不過古人進京趕考可不輕鬆,加上每年考生也是多的要命,競爭壓力也很大。在唐朝,科舉考試前,大部分的考生都會把自已寫的詩,也就是自已的作品啦,先一步送給當時的名人看,如能因此得到名人賞識,他的詩就有機會給主考官看,那金榜提名的希望自然就大增了。這種走後門的風氣叫「行卷」或「溫卷」,在...

【用戶】考魔●聯手擺爛

【年級】

【評論內容】沒有分開不算閨怨

【用戶】黃曉米

【年級】研一下

【評論內容】近試上張水部-朱慶餘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這首詩叫「近試上張水部」或叫「近試上張籍水部」,也被叫為「閨意獻張水部」作者朱慶餘,字可久,是唐敬宗寶曆二年的進士,也是秘書省的校書郎。他寫的詩清新自然,描寫細緻,也因此小有名氣。當年他生為讀書人,每天寒窗苦讀,當然也是想考個官來做做,不過古人進京趕考可不輕鬆,加上每年考生也是多的要命,競爭壓力也很大。在唐朝,科舉考試前,大部分的考生都會把自已寫的詩,也就是自已的作品啦,先一步送給當時的名人看,如能因此得到名人賞識,他的詩就有機會給主考官看,那金榜提名的希望自然就大增了。這種走後門的風氣叫「行卷」或「溫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