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56. 伊利希(I. Illich)曾著有《非學校化社會》一書,其主要理念為:
(A)去除各類型的學校
(B)建立一個資源共享的學習網絡
(C)政府應投入更多經費於學校中
(D)政府應加強道德教育。

參考答案

答案:B
難度:簡單0.755973
統計:A(1211),B(4145),C(43),D(84),E(0) #
個人:尚未作答書單:反學校教育運動、依利希、非學校化

用户評論

【用戶】白蓉

【年級】高二下

【評論內容】反學校教育並非建設性的做法。什麼才是建設性的步驟呢?伊利希認為必須完全讓學習「非正式化」:只要有一個合適的地方,人們會主動的、好奇的、靈活的去進行與個人和社會生活有關的學習活動。在伊利希的教育理論中,人無優劣之分,只是有差異;這些差異讓我們以不同方式生活,並且追求不同形式的成就。只要我們對這些活動夠投入,那麼成就就會有價值。因此,學習的內容必須滿足個人的需求,學習取自生活的活動中,取自五花八門的環境中。

【用戶】Viva Lin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C) 80. 伊立希(Illich)的反學校化(deschooling)教育觀念主張 (A)人不必接受教育 (B)學校教育應與社會生活緊密結合 (C)另創學習網來取代現存的學校教育 (D)學校應改由私人經辦。97學年度中區六縣市政府教師甄選策略聯盟國小教育學科正確答案#420

【用戶】MiRoi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伊利希(Illich)四種教育網路

【用戶】GI GI

【年級】幼稚園下

【評論內容】補充題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