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43.下列何種臺灣傳統音樂已被聯合國文教機構列入為「人類共同非物質文化遺產」?
(A)南管
(B)客家山歌
(C)褒歌
(D)以上皆非

參考答案

答案:A
難度:困難0.341463
統計:A(14),B(13),C(0),D(6),E(0)

用户評論

【用戶】歆翎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南管,原稱絃管,於各地又有南音、南樂、五音、郎君樂、御前清曲、御前清音、泉州南音、福建南音等別稱[2],是歷史悠久的絲竹音樂[3],以泉州一帶為發源地,流傳於現今的閩南語系地區[4],傳承了漢魏以來的古樂遺風[5]。與智化寺京音樂等,為現存最古老的幾個合奏樂種[6][7]。在臺灣,與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對[8]。n南管以五人之間的合奏為主[9],五樣樂器各有專屬的定位,演奏時可聽見各樂器的細緻樂音,相輔相成、不相雜沓[10],包括拍板、琵琶、三絃、洞簫、二絃。有純器樂演奏曲,也有執拍者歌唱的曲目。曲調高雅,素有千載清音的美譽[11]。因作為閩南地區的核心樂種,被諸多閩南劇種吸收運用[12],如七子戲[13]、泉州木偶戲等等。2009年列...

【用戶】歆翎

【年級】高三上

【評論內容】南管,原稱絃管,於各地又有南音、南樂、五音、郎君樂、御前清曲、御前清音、泉州南音、福建南音等別稱[2],是歷史悠久的絲竹音樂[3],以泉州一帶為發源地,流傳於現今的閩南語系地區[4],傳承了漢魏以來的古樂遺風[5]。與智化寺京音樂等,為現存最古老的幾個合奏樂種[6][7]。在臺灣,與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對[8]。n南管以五人之間的合奏為主[9],五樣樂器各有專屬的定位,演奏時可聽見各樂器的細緻樂音,相輔相成、不相雜沓[10],包括拍板、琵琶、三絃、洞簫、二絃。有純器樂演奏曲,也有執拍者歌唱的曲目。曲調高雅,素有千載清音的美譽[11]。因作為閩南地區的核心樂種,被諸多閩南劇種吸收運用[12],如七子戲[13]、泉州木偶戲等等。2009年列...

【用戶】Pei-Zhen Hsu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澎湖褒歌

【用戶】Pei-Zhen Hsu

【年級】高一下

【評論內容】https://www.youtube.com/watch?v=SAejUIadCT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