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主題】21Tabak融合Puntambekar、Koldner、Reiser的觀點提出三種鷹架模式,分別是分散性鷹架模式、重複鷹架模式、協同鷹架模式;試問,老師用節奏唱名ta ti ti協助學生拍打正確節奏

【評論內容】

一、分散性鷹架模式(differentiated scaffolds)

這分散性鷹架模式是分佈式鷹架的 基本模式之一,每一個需求或學習目標對 應一個鷹架(如圖 1)。例如:Sandoval(2003) 的 Explanation Constructor 提供的鷹架,每 一組提示都是針對學習者對生物天擇各子 部分(如:環境壓力、優勢遺傳特徵等)的 解釋作鷹架。

二、重複鷹架模式(redundant scaffolds) 這種的鷹架模式是指同一種需求或 目標有不同來源的鷹架支持,目的在於協 助不同 ZPDs 的學習者,可以重複學習或 從不同鷹架中獲得支持(如圖 2)。這種模式 對複雜的教室情境中的學習很重要,因為 有的人可能會錯過某種的鷹架,而從另外 一種鷹架中獲得學習。例如在 Puntambekar

與 Kolodner(2005)的 learnin...

【評論主題】40. Tonic Solfa 教學法是下列何者所發明的?(A) John S. Curwen(B) Emile-Joseph Cheve(C) Zoltán Kodály(D) Sara A. Gl

【評論內容】

(A)John S. Curwen  手號(B) Emile-Joseph Cheve 節奏唱名(C) Zoltán Kodály 教學法使用手號、節奏唱名、首調唱名(D) Sara A. Glover 首調唱名

【評論主題】41. 小調的第五級音,以數字簡譜記為(A)5 (B)3 (C)6 (D)以上皆非

【評論內容】

簡譜:

大調1234567

小調6712345

 

小調第五級為3

【評論主題】10. 和聲學上,在樂曲或樂段最後以「IV - I」和絃結束的終止式是(A)正格終止 (B)變格終止 (C)假終止 (D)半終止

【評論內容】

一、不完全終止  

由屬和絃進行到主和絃以外的各種和絃(以六級和絃居多)而終止,稱為不完全終止。常見的有假終止、半終止及變格終止。

(一)假終止:

「假終止」與「完全終止」的不同,是在 於「假終止」最後的主和絃用其他和絃代替,屬和絃可能進行到二級、三級、六級和 絃,所以「假終止」是多樣的。 

(二)半終止:

1.任何級數和絃進行到屬和絃的終止式稱為半終止。通常用於樂段結束,而非樂曲的終了。

2.如果將「完全終止」喻為文章中標點符號的「句點」,那「半終止」則是標點符號中的「逗點」了。 

(三)變格終止:

由下屬和絃進行到主和絃的終止式。多見於宗教音樂或莊嚴的樂曲

整理一下比較方便看

【評論主題】16. 以下哪一種記譜法適合在學校音樂課教導?(A)簡譜 (B)圖形譜 (C)五線譜 (D)以上皆是

【評論內容】

除了簡譜、圖形譜、五線譜三種以外,

學校音樂教科書也依照年代出現紐姆譜、工尺譜的簡易教學等

【評論主題】26. 哪一種音樂教學法特別強調 Plastiqué Animée 的運用?(A)奧福 (B)鈴木 (C)柯大宜 (D)達克羅士

【評論內容】

聞樂起舞(Plastique Animée)-達克羅士之專有名詞,如果專業舞蹈作品表演有如雕塑家來塑造生 動、美妙的藝術品,那麼「聞樂起舞」的演出,就像醫療工作者在剖析人體內在器官與經脈; 前者以高超、精湛之舞技(風采)來詮釋音樂之內涵與思想,以舞蹈為主,音樂為輔;而後者是以精美、 流暢的肢體創作展現來讓音樂內容的曲式與結構圖像具象化,以音樂為重心,舞作乃樂曲之解析。

【評論主題】3.「芬蘭的首都是哪一個城市?」、「臺灣的西邊是哪一個海峽?」此類問題屬於下列 何者?(A)擴散性問題 (B)聚斂性問題(C)綜合性問題 (D)評鑑性問題

【評論內容】

請問開放性問題跟擴散性問題要怎麼分辨呢?

很少看到同時出現的題目,但還是找不出分辨的標準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