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18.有位研究者想了解在推動十二年國教後學習者的感受,請問該研究者重視的哪一種課程?  
(A)理想課程  
(B)知覺課程  
(C)經驗課程  
(D)運作課程

參考答案

答案:C
難度:適中0.680228
統計:A(55),B(222),C(953),D(171),E(0)

用户評論

【用戶】Chu

【年級】高三下

【評論內容】克萊恩和古德拉(Klein & Goodlad,1979)研究了十八個國家的課程後,發現課程決策可區分為五種層次,分別是理想的、正式的、知覺的、運作的、經驗的課程五種。1.理想課程:意識型態的課程,是從理想的計畫過程中逐步形成,EX法令、規章、計畫等。2.正式課程:是國家或地方教育委員會認可, 經學校或教師採用,表現在某些書寫的文件上,EX課程標準及教科書。3.知覺課程:是心中的課程,是教師對正式課程的體會或理解。不同師生所知覺到的課程不一定就是正式認可的教學或學習內容。4.運作課程:是教師和學校實際教授發生的課程,是一節課或每一天實際進行的活動,與教師知覺的課程不一定相同。教師在班級教學時實際執行的課程。5.經驗課程:學生對於運作課程的實際體驗,就是經驗的課程,是學生心中一種主觀的活動,和運作的課程未必相符。

【用戶】Jeanie已上榜謝謝阿

【年級】國三上

【評論內容】Goodlad 課程層次:1.理念(或意識形態)課程:根據課程理論而設計的課程

【用戶】kuokuo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古德拉-課程層次                                                      c.f. 葛拉松理想課程:意識形態的課程                                              建議的課程正式課程:政府核准的課程  書面的課程知覺課程:教師知覺到的課程       支持的課程運作課程:教師在班上上課  被教的課程經驗課程:學生經驗到的課程(學生內心感受到的課程)       習得的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