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題詳情

80.曾經寫作《葫蘆巷春夢》的作家是:
(A)紀剛
(B)朱西寧
(C)龍應台
(D)葉石濤)。

參考答案

答案:D
難度:適中0.488354
統計:A(70),B(245),C(128),D(629),E(0)

用户評論

【用戶】shinyinyshiny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一般稱葉石濤評論家,但他第一本書並非評論而是小說集,書名還很香豔,叫《葫蘆巷春夢》。

【用戶】鱷魚先生(上榜YES!!)

【年級】國三下

【評論內容】一般稱葉石濤評論家,但他第一本書並非評論而是小說集,書名還很香豔,叫《葫蘆巷春夢》。白色恐怖年代坐過牢的他,創作起步雖早,成名卻晚——直到四十三歲才出版第一本書,台北蘭開書局初版,鍾肇政寫序。 文壇素有「北鍾南葉」之稱。兩人都一九二五年出生,同為小學老師,業餘同樣熱愛寫作,將一輩子心力奉獻給台灣文學。但出書的一九六八年,住北部(龍潭)鍾肇政,與南部(左營)葉石濤,兩人雖神交已久尚未見過面。葉老出書由鍾老奔走促成,全靠書信往返。密密麻麻信紙夾雜著中文與日文,如今都成了珍貴第一手史料。書中同名小說〈葫蘆巷春夢〉原載人間副刊。葫蘆巷是一條愀隘又邋遢的巷弄,人畜雜居,終日飄著刺鼻的臭氣。男主角銅鐘仔是...

【用戶】smallblue5555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朱西甯作品題材廣泛,手法多變,長於描寫百姓生活,如早期作品《八二三注》生動描寫了八二三砲戰,包括了當時政局、軍隊、戰地以及百姓的生活。亦有實驗性質的作品,朱天文曾論1969年的短篇作品〈現在幾點鐘〉:「今日重讀,我非常驚訝於它的現代感,我簡直不記得父親也有這樣敏銳逼近當代的時候!用差不多四萬字篇幅寫一個房間裡的一對男女,那種調調,年輕人的,六○年代的,無聊又揮霍,把無聊寫到讀起來津津有味的境地,父親真是離他起步之初多麼遙遠了。」[1] 代表作有《鐵漿》、《八二三注》、《破曉時分》,而遺世作品《華太平家傳》,達五十萬餘言,七度易稿,至死未休,可見其嚴謹的寫作態度。

【用戶】smallblue5555

【年級】小四下

【評論內容】龍應台(1952年2月13日-),作家,筆名胡美麗,台北市文化局首任局長、中華民國文化部首任部長,她對兩岸三地人民觀察細膩,以此為材的名作有《野火集》、《請用文明來說服我》、《大江大海一九四九》等。